这场分手大戏,堪称全球瞩目,主角一个是叱咤风云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一个是当今世界最有钱、也最敢折腾的科技狂人马斯克。
要说这两人曾经情深意重也不为过——一个在政坛呼风唤雨,一个在商业战场开天辟地,他们曾一度互相倚重、互为盟友。可如今呢?翻脸比翻书还快,吵得比街头小贩还凶,火药味十足,分手第二回合已然打响。
这不是普通的口水仗,而是涉及权力、金钱、政治、信仰的正面对撞。马斯克为什么一定要争个高下,哪怕与特朗普彻底撕破脸?
答案其实很简单——他不是疯了,而是太清醒。
第一回合:唇枪舌剑,火力全开
前阵子的第一回合,可以说打得惊天动地。马斯克发文怒斥特朗普团队的财政政策,认为他们鼓吹“大而美”法案,实则是赤裸裸的“财政泡沫”,会把美国拖向深渊。
他在社交平台上点名批评数位共和党议员:“你们竞选时满嘴削减支出,一转身却举手支持美国历史上最大债务扩张,简直无耻至极!”
紧接着他还威胁:“哪怕这是我此生最后一件事,我也会让你们在明年初选中全部落马!”
这可不只是意见不同,而是明晃晃的“政变”预告。甚至,他还放出“组建新政党”的风声,要打破两党垄断,另起炉灶。这种举动,等同于在特朗普的政治地盘上点火撒盐。
特朗普回击:别忘了你靠谁起家
特朗普也不是吃素的,立刻反击。他翻起旧账:“马斯克能有今天,靠的是政府补贴。如果没有这些财政支持,他早该滚回南非了,别说什么火箭、卫星、电动车,一切都得关门。”
不仅如此,特朗普还甩出一个更狠的威胁:“我们是不是应该让DOGE出马,好好查查马斯克?”要知道,DOGE(美国政府效率部)当年是马斯克提议设立的,现在拿这个来“查水表”,俨然就是“反将一军”。
更毒的是,在记者追问“是否会把马斯克驱逐出境”时,特朗普甩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不知道,我会考虑的。”
这哪里是政治对话?简直就是黑帮火并的言语风格。
马斯克不服:你想斗,我奉陪
面对特朗普的火力压制,马斯克没有退。他冷冷回应:“补贴?统统砍掉,我现在就同意。”
对于“驱逐出境”的威胁,他回敬:“真想继续加码?我可是太乐意了。只是现在,得稍微克制下。”
他没说狠话,但每一句都像刀子,锋利得让人不寒而栗。
从昔日并肩作战,到今天互相拆台,这场“世纪分手”已经不是恩怨,而是路线之争、信念之争、国家前途之争。
马斯克到底在坚持什么?
有人说马斯克傲慢,也有人说他疯疯癫癫,但无论你喜欢他还是讨厌他,他确实是当今最敢直言不讳的那一个。你说他是资本家,他却常常说出“人民不该为政府的无能买单”这种话;你说他是亿万富翁,他却宁愿每天睡在办公室,也不愿参加华尔街的高尔夫宴会。
马斯克之所以不惜翻脸,也要站出来反对当前的政府支出政策,核心原因其实就一句话——他看到了美国财政的“定时炸弹”。
他曾反复警告:美国政府债务已失控,仅利息支出每年就超过整个国防预算,这完全是不可持续的。“所有人都在静静走向经济墓地”,这是他自己转发的警告原话。
他还引用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观点:“政府永远会花光所有税收收入,再加上它能借到的所有债。”而现在的美国政府,正是这个失控的例证。
在他眼中,“大而美”法案并非刺激经济,而是拿未来给现在买单,是一场政治包装下的财政透支。
他不是疯子,他是理想主义者的碎裂
马斯克确实是个难搞的人,傲慢、张扬,甚至时不时搞点“人设翻车”的小骚操作。但这位“硅谷牛魔王”身上也有稀缺的特质:热爱美国,愿意为技术和国家的未来买单。
他曾是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是重要金主,是总统的朋友圈成员。但现在,特朗普让他大失所望——一个原本说要缩减财政支出的“改革者”,却亲手推进空前的债务法案,还撤掉对他的政策扶持,甚至威胁清算。
这种落差感,击碎的不是马斯克的政治利益,而是他的理想主义。他曾幻想与特朗普联手拯救美国,如今却发现,政客永远只在乎自己的选票,不在乎国家的未来。
后面的戏,更难看也更精彩
现在,两人早已不可能再回到“甜蜜时期”。马斯克已经“撕破脸”,特朗普也亮出屠刀。分手已成定局,下一步,是谁掀翻谁的舞台。
这种正面交锋,不止是政见不合,更可能会发展成一场彻底的舆论战争,甚至政治地震。
一个可能的新政党,一场可能的初选“清洗”,一位超级富豪与一位前总统的正面对抗……美国政坛前所未有的戏码,正在展开。
而我们所有人,都是这场大戏的见证者。
马斯克还没走,他也不会走。他太明白美国的问题出在哪里,也太执拗于自己的“美国梦”。只不过这个梦,越来越像一场被华盛顿政客们捣碎的幻觉。
特朗普是强硬派,马斯克也是狠角色。谁都不会服软,谁也不可能善罢甘休。
真正的高潮,还在后头。我们就等着看,两个“美国最能折腾的人”,能把这场分手剧折腾到什么程度。
如果马斯克真被“请出美国”,你觉得他会去哪儿?火星?不,马斯克会告诉你,“我就在这里,我不走。”因为他觉得,美国,是他必须争的战场。(责任编辑:张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