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街头随即出现戏剧性场景。革命卫队在街头张贴“通敌者识别指南”,要求民众举报“戴口罩护目镜”“频繁收快递”“白天紧闭窗帘”的可疑人员。出租车司机侯赛因向BBC记者展示手机里的举报热线:“现在每个快递员都可能是摩萨德特工,我们得揪出叛徒!”
以色列的强硬表象背后暗藏危机。空袭消耗了以军80%的精确制导弹药库存,军方被迫在6月18日宣布解除严格防御状态。防长卡茨宣称这是向伊朗传递“胜利信号”,但特拉维夫超市老板大卫苦笑:“我们每天躲三次空袭,货架空了没人补货,这算什么胜利?”
美国本土同样陷入分裂。特朗普亲信塔克·卡尔森公开抨击总统:“为何要为以色列打一场无休止的战争?”众议员格林质问白宫:“资源应该留在国内,而不是送给以色列!”但共和党鹰派参议员格雷厄姆坚持主张出兵,声称“必须根除伊朗核威胁”。
伊朗的反击在6月17日深夜展开。革命卫队启动“真实承诺-3”第十阶段行动,数十枚导弹划破夜空扑向以色列内瓦提姆空军基地——这里正是以军战机空袭伊朗的起飞点。巴基斯坦突然开放领空供伊朗军机迂回突袭,并宣布百万民兵进入一级战备。
德黑兰政权内部暗流汹涌。新任武装部队司令沙德马尼上任仅三天就被炸死,革命卫队总部墙上还留着弹孔。反对派媒体爆料称,已有官员向俄罗斯大使馆寻求避难。流亡美国的伊朗前王储礼萨·巴列维突然活跃于社交媒体,呼吁恢复君主立宪制。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6月19日宣布“完全掌控伊朗领空”,并暗示不排除直接针对哈梅内伊行动。但德黑兰居民注意到,所有政府大楼的防爆门均已关闭,地下指挥所灯火通明。革命卫队连夜向边境运送“法塔赫-1”高超音速导弹,这些可突破“萨德”系统的武器将成为伊朗最后的底牌。(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