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伊朗导弹数量超过美以拦截弹数量 饱和攻击挑战防空体系(2)

2025-06-20 11:33:35 来源:釨丫丫

中国军事科学院发布的《中东防空态势评估》提到一个关键细节:伊朗在攻击前72小时,通过商业卫星照片发现以色列调整了萨德部署位置。这种战场透明度使得传统防空系统的机动优势大打折扣。该报告同时指出,以色列的“箭-3”系统虽然成功拦截了7枚中程导弹,但其固定发射井的特性使其成为优先打击目标。

五角大楼最新解密的备忘录显示,美军曾建议以色列采用“分布式拦截”策略。即将萨德系统拆分为多个机动单元,配合无人机前出侦察。但以军坚持集中部署原则,认为分散配置会降低拦截密度。这种战术分歧最终导致防御体系出现致命空隙。

伊朗国家电视台公布的画面显示,其地下导弹工厂已实现年产2000枚的生产能力。革命卫队航空航天部队司令哈吉扎德强调:“我们不再追求单发精度,而是确保每轮齐射都能覆盖所有重要坐标。”这种作战理念的转变,直接挑战了西方防空体系的设计基础。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的模拟推演表明,当导弹攻击规模达到150枚时,即使最先进的防空系统也会出现17%的漏网率。这个数字看似不高,但对于现代城市而言,意味着至少8-10个重要目标会被击中。迪拜国际防务展上曝光的“沉默猎手”激光防御系统或许能为这种困局提供新思路,但其200千瓦的功率尚不足以应对弹道导弹再入阶段的高热防护层。

这场攻防对抗正在重塑现代战争规则。当进攻方的导弹成本仅为防御方拦截弹的十分之一,当电磁干扰和饱和攻击成为标准战术,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防空体系是否已走到技术瓶颈?更值得深思的是,在导弹技术扩散的今天,这种非对称对抗模式是否会出现在其他战场?(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