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方的军事对抗来看,伊朗拥有较为庞大的军事力量,在导弹技术上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伊朗陆军装备有大量坦克、装甲车、火炮和火箭炮,具备强大的火力打击能力。其拥有多种射程的导弹,如“霍拉姆沙赫尔 - 4”和“卡西姆巴希尔”等,这些导弹能够覆盖以色列全境并具备突破以色列防空系统的能力。在此次冲突中,伊朗的导弹袭击给以色列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数百万以色列人逃进地下避难所。
以色列在军事技术上同样具有优势,其空军装备有F-15、F-16和F-35等先进战斗机,并拥有“铁穹”、“箭”和“大卫的吊索”等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能够有效拦截大部分来袭导弹。然而,面对伊朗持续且不断升级的打击,以色列的防空系统也面临着巨大压力。有报道称,在伊朗连续发动多轮导弹打击后,以色列引以为傲的铁穹防空系统已经满负荷运转,甚至出现失效的情况。
在地区局势方面,伊朗可能会借助其在中东地区的盟友,如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等,对以色列实施间接打击。历史上,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时有冲突,若得到伊朗更多支持,可能会加强对以色列北部地区的攻击力度,这将使冲突范围进一步扩大。也门胡塞武装也已宣布“随时切断红海航道”,卫星照片显示,荷台达港沿岸密集部署了反舰导弹发射车,瞄准曼德海峡过往油轮。
国际社会对伊以冲突高度关注,普遍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避免紧张事态进一步升级。中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都表示反对侵犯伊朗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呼吁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但美国的态度较为复杂,虽表示未参与以色列的打击行动,但也强调会保护在该地区的美军安全,并密切关注伊朗可能的报复行动,甚至协助以色列拦截来自伊朗的导弹,美军的萨德反导系统参与了拦截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