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宣布石油交易改用人民币结算后,沙特、阿联酋等国石油出口商纷纷跟进。俄罗斯宣布向中国供应的天然气用卢布和黄金结算,美元在中东的霸权地位动摇。全球最大原油交易商维多集团警告:“如果中东冲突持续,石油人民币结算比例可能突破30%。”这直接冲击美国金融霸权,华尔街多家投行股价暴跌。
随着战事持续,以色列国内矛盾激化。极右翼部长公开质疑总理内塔尼亚胡的战略,要求动用核武器打击伊朗。反战组织在特拉维夫街头搭建“战争犯罪博物馆”,展示平民伤亡照片。与此同时,以色列军工企业股价暴涨,军火商获得巨额订单。分析人士警告,这种分裂可能引发以色列内部政治动荡。
商业卫星公司Maxar拍摄到伊朗在恰巴哈尔港附近新建地下导弹工厂。卫星图像显示,该基地深藏山体内部,配备电磁弹射装置,可同时组装50枚导弹。美国情报部门证实,这里正在生产射程3000公里的“流星-3”改进型导弹。伊朗革命卫队宣布:“任何针对该基地的袭击都将触发全面战争。”
美国国务院发布最高级别旅行警告,要求在海湾地区的公民72小时内撤离。英国、法国、德国相继关闭驻伊朗大使馆。日本暂停所有中东航线,滞留旅客在机场排起长队。中国外交部启动应急机制,包机撤离在以色列的1200名公民。以色列本-古里安机场航班大面积取消,机场跑道因导弹袭击暂时关闭。
伊朗军方在Telegram频道实时更新战况,发布导弹发射视频和袭击画面,吸引超500万粉丝关注。以色列军方则通过X平台直播防空作战,但大量画面被网友质疑造假。黑客组织“匿名者”攻破以色列国防部网站,公布士兵名册和武器库存。这场网络战导致中东地区互联网瘫痪6小时,影响超20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