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基斯坦5月11日公布的战报来看,巴方宣称在空战中击落了3架阵风战斗机、1架米格-29UPG和1架苏-30MKI。社交媒体上曝光的残骸图像显示,能够确认击落的有1架阵风、1架幻影-2000、1架米格-29以及1架苏-30MKI。从这些残骸来看,幻影-2000可能是误认为阵风,但另一架不明确的阵风战绩发生在无人区的克什米尔山区。尽管具体细节仍存在疑点,但可以确认的是,至少达索公司确实损失了两架战斗机。
达索公司目前的外贸业务非常繁忙,已接到超过200架阵风战斗机订单,排期已远至2030年。显然,他们有必要保持飞机的良好形象,尽量减少负面新闻的影响。因此,他们在公众面前坚持阵风战斗机的可靠性和先进性,试图淡化阵风被击落的消息。显然,达索不愿承认自己在这场空战中的损失。
根据最新报道,达索公司与塔塔先进系统有限公司将在2028年开始在印度联合生产阵风战斗机的机身,这标志着阵风战斗机的核心部件首次在法国之外生产。这种合作虽然令人震惊,但也说明两国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了保证与印度的合作顺利进行,法国人自然不可能轻易放弃形象,必须维护阵风战斗机的声誉,并确保印度方面对阵风的信心不受影响。
印度刚签订的26架阵风战斗机合同(包括22架海军型和4架双座型)正准备进入生产阶段,且MRFA(先进中型战斗机)项目即将开始招标,包含114架战斗机的大单在等待决标。在这个关键时刻,达索显然希望巩固与印度的现有合作并争取后续的大单。因此,法国方面对于阵风战斗机的外宣肯定会有所调整,尽量平衡各方利益,维护印度方面的面子,甚至以巴拉特赢学的姿态支持印度空军:“阵风战斗机并非低效,印度空军并未失败,我们携手共进,一同取胜。”
通过这一系列事件与反应,可以看到国际航空与军备外交中的博弈,背后不仅有技术与战力的较量,还有各国之间复杂的政治与经济考量。达索与印度之间的合作,不仅仅是空战中的成败问题,更是涉及未来数十年内军工领域合作的巨大利益。(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