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特朗普被以色列逼上梁山 中东局势升级风险加剧

2025-06-18 16:44:26 来源:网易

特朗普被以色列逼上梁山 中东局势升级风险加剧。短短数周,特朗普对伊朗政策发生了戏剧性转变,从倾向外交解决核问题到眼看被卷入一场他曾誓言规避的军事冲突。这一变化不仅出人意料,也暴露出他在第二任期面临的首个重大外交危机中的两难处境。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持续施压,美伊谈判屡屡受挫,国内政治极化、情报博弈与地缘算计交织,使得人们不得不追问:美国会否再次深陷中东战局?这场危机的根源在于以色列对伊朗核计划的持续疑虑。十多年来,内塔尼亚胡不断将伊朗核威胁描述为“生死存亡”问题,却始终因为美国态度而没有敢于单独行动。

2025年5月底,美国情报机构披露,以色列已准备绕开美方独立发起一场大规模袭击,目标不仅限于核设施,更可能动摇伊朗政权。面对这一局势,特朗普陷入进退维谷。他原试图以个人外交加施压策略换取妥协,4月拒绝以色列“拉美入局”的请求,5月底再次警告内塔尼亚胡不要破坏谈判。然而以色列备战未曾停止,6月初,中情局局长在戴维营的一场关键会议中直言:以方攻势已不可控。

内塔尼亚胡认为时机已到:真主党受挫、叙利亚局势动荡、伊朗内部不稳、防空系统松散。他在2月访问白宫时赠送特朗普与副总统万斯一对“爆炸传呼机”,象征对抗真主党的强硬手段,并向特朗普描绘军事打击可能引发伊朗政权更迭的“战略奇迹”。对于一个厌战却又迷恋结果的总统来说,这既具诱惑,也充满风险。

特朗普早期仍坚守其“不开战”承诺,派出特使维特科夫与伊方秘密谈判,并亲自致信哈梅内伊,“不想打仗,想谈交易”。5月维特科夫提出地区核联盟设想,但6月4日,哈梅内伊断然拒绝。随着外交破裂,特朗普的耐心迅速消磨。当日他与右翼主持人马克·莱文会晤,后者强烈主张对伊动武,恰好迎合其日益强硬的情绪。

6月12日,以色列对伊朗展开空袭。特朗普政府起初仅提供情报支持,随后态度转为“谨慎支持”。尽管曾警告以方勿独行动,但当战火点燃后,他选择不再干预,反而不断升高调门。6月17日,他在社交平台上要求伊朗“无条件投降”,并称美国“控制了伊朗空域”——尽管真正掌控空中行动的是以军。

更引发关注的是,特朗普正考虑使用3万磅钻地弹轰炸伊朗福尔多核设施。这不仅标志其立场的彻底反转,也将美国进一步推向战争边缘。目前,以色列空袭已造成至少450名伊朗人死亡,打击目标从核设施延伸至广播网络等基础设施,显露出超出核遏制的政治意图。内塔尼亚胡公开呼吁伊朗民众起义,并提及“铲除哈梅内伊”的可能,引发国际社会对政权更迭的深切忧虑。

这也让特朗普陷入政治困境。他曾痛斥“政权更迭是全球主义灾难”,如今却被鹰派包围、反干预派抨击。6月16日,卡尔森警告其行为恐致“世界大战”;而克鲁兹、格雷厄姆等人则极力主张推翻伊朗政权。特朗普的立场仍然模糊。他否认情报界有关伊朗尚未制造核弹的评估,更加偏向内塔尼亚胡的“危机论”,却仍声称不放弃外交,似在为自身保留回旋空间。

美方增派驱逐舰与航母打击群,释放出既能支持以色列又能威慑伊朗的双重信号——而最终决策,仍掌握在特朗普一人之手。此事亦暴露其团队结构的脆弱。相比第一任期拥有马蒂斯等“平衡力量”,如今的国务卿卢比奥、防长赫格塞斯与副总统万斯虽然忠诚,却难以形成有效制衡。副总统曾多次警告“政权更迭战争不可控”,但并没有获得足够重视。

美国智库学者指出,若伊朗政权倒台,权力真空可能引发内战,波及全中东。美军或被迫介入以保障核材料安全,这将与特朗普“不战承诺”背道而驰。即使政权不变,伊朗的导弹与代理人作战也可能让战事持久化,把美国越拖越深。刚刚从七国集团峰会返美的特朗普,如今正站在地缘政治的岔路口。一边是他熟悉的交易之道,另一边却是正逐步升级、越来越难以掌控的军事对抗。这一次,他面对的对手不仅是伊朗,更是他自己一手构筑、正在失控的战略幻象。(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