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着的以伊局势怎么破?专家:可能有三条走向,都不是“赢家之路” 中东火药桶再燃!当地时间6月17日,以色列空袭后伊朗德黑兰中部浓烟升起。据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报道,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当天早些时候打击了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位于特拉维夫的行动策划中心。此前一天,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广播电视台大楼遭到以色列袭击。
中东局势再度紧张,以伊冲突不断升级。从空袭伊朗国家媒体到暗杀伊朗军政高层,以色列虽然气势正盛,但面临着战略成本与国际阻力。伊朗似乎有谈判之意,但实际行动上仍与以色列持续对抗。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昊分析称,除了以伊双方外,背后的美国看似在“围观”,实则已在背后布局。
李昊认为,当前以伊局势可能面临三条路:一是双方短暂休战,但冲突根源未除,战火还将重燃;二是双方继续硬打,最终两败俱伤,民众成为最大牺牲品;三是战争外溢,中东局势全面失控,牵连多个国家,爆发地区级冲突。无论哪一条路,都不是轻松的出路,越晚停下,代价只会更高。
现在的伊朗面临双重压力:一边是以色列的精准打击和美国的战略围堵;另一边则是民众的恐慌和经济的压力。李昊表示,德黑兰已经传出降级信号,希望通过重启核谈判,换来宝贵的“战略喘息”。一位伊朗高级安全官员表示,伊朗已准备好开始谈判,但前提是其红线得到遵守。以美两国认为这是伊朗的老套路——先稳住局面,再慢慢谈判。
目前以伊双方已经摊牌,甚至互相打击对方最核心的战略目标,包括核设施。李昊指出,如果伊朗不彻底放弃核计划,以色列和美国恐怕不会轻易回到谈判桌上。从战场上看,以色列占据空中优势,导弹精准打击不断推进。伊朗虽有还手之力,但战斗力正在被削弱。此外,美国还在加强在中东的军事部署,并强化其“防御态势”。
以色列的目标之一是动摇伊朗政权根基。战争持续越久,伊朗经济越困难、民心可能越浮动,局面可能越不稳。这就是以色列追求的临界点。即使伊朗放弃核计划,理论上看,制裁会松动,经济重建有望。但伊朗清楚,核计划是其最后的战略筹码。若没有核威慑,伊朗将退出中东博弈的牌桌。对伊朗强硬派来说,放弃核计划是对理念的背叛。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明确了以色列针对伊朗行动中的三大目标:消灭伊朗的核计划、消除伊朗的弹道导弹生产能力以及消灭以黎巴嫩真主党等为代表的“抵抗轴心”。李昊认为,以色列虽然掌控了伊朗的制空权,但实力不够,面临“目标多、飞机少”的困境。如果要实现真正的“彻底胜利”,以色列还需要美国深度参与,甚至直接出兵。
作为这场博弈中真正的操盘手,美国目前的表态相当模糊。卡塔尔智库分析师阿德尔·阿卜杜勒·加法尔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相互矛盾的言论是在打心理战。美国既不全面参战,也不真正中立。李昊总结道,美国不想陷入中东战火中,但也不会容忍伊朗继续推进核计划。接下来,美国将继续作为关键杠杆,操控冲突走向。特朗普可能会根据观察结果决定是否亲自介入,或继续通过军售、情报和外交舆论左右战局。对美国来说,中东是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大赌局,“输不起,也不想全押。”(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