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在伊朗对特拉维夫市的打击中,许多高超声速导弹命中了国防部大楼、军事指挥中心等目标,导致数十人伤亡。此外,迪莫纳核基地和内瓦提姆空军基地也遭到打击,部分设施受损。伊朗还首次使用了最新研制的“海巴尔”中程弹道导弹,该导弹具有较强的突防能力和机动能力,射程超过2000公里。
伊朗声称击中超过150个以色列目标,并有无人机突破以色列防空系统,对目标实施了“精确打击”。据以色列卫生部门消息,自6月13日以来,伊朗的导弹袭击已导致4人死亡,至少200人受伤。以色列中部城市拉马特甘有九栋建筑物被完全摧毁,另有数百栋建筑受损。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以色列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国家安全。此次冲突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中东地缘政治博弈的一部分。自2010年阿拉伯之春以来,伊朗通过“抵抗之弧”战略试图对以色列形成战略包围,而以色列则通过“定点清除”、暗杀和空袭行动遏制伊朗的扩张。此次交锋标志着双方攻防对抗进入新阶段。
伊朗的战略目标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地区影响力,认为以色列的空袭是对主权的侵犯,必须予以回击。同时,伊朗希望通过展示军事实力提升在中东地区的地位。以色列则加快导弹防御系统的升级和改进工作,研制针对高超声速武器的新技术,并加强与美国等盟友的合作,共同应对伊朗威胁。
从此次冲突看,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攻防对抗将长期化和复杂化。伊朗将继续加大先进武器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导弹的射程、精度和突防能力。然而,战争只会带来破坏和伤痛,唯有通过对话与合作,才能实现中东地区的长治久安。(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