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侧翻的5000吨级“崔贤”级驱逐舰近日有了新动向。6月8日的卫星图像显示,这艘在5月21日发生下水事故的军舰已被送至靠近俄罗斯边境的朝鲜罗津港。
从意外侧翻到迅速扶正,再到转移至罗津港进行维修,这一系列事件发生在不到20天内,反映出朝鲜在军事装备建设和应对突发状况方面的策略,以及俄朝之间可能存在的合作动向。
5月21日,朝鲜“崔贤”级2号舰在清津造船厂下水时遭遇意外,船尾入水而船头卡在陆地上,最终导致军舰侧翻。事故发生后,朝鲜方面迅速制定了修复计划,最初预计两天内就能将船只扶正,但实际操作中用了十多天才完成任务。尽管如此,相较于外界普遍认为需要一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朝鲜扶正军舰的速度已经相当迅速。
在扶正过程中,朝鲜采取了一些独特的措施,如使用气球等设置,虽然曾被网友嘲笑,但这些设置可能确实在扶正工作中起到了作用。卫星照片显示,这艘军舰当时的舰艏可能被人为切掉,但扶正之后迅速进行了焊接。6月2日,卫星照片显示军舰是完整的,说明船头已焊接完毕,并于6月5日重新下水。6月8日,卫星图片显示军舰已从清津造船厂转移到罗津造船厂干船坞,移动距离近100公里,准备进一步修复工作。
罗津港位于朝鲜罗先经济特区,毗邻朝鲜与俄罗斯之间的边界。虽然罗津港不是一个大型造船厂,但它拥有少量的船舶维修和保养设施。更重要的是,其靠近俄罗斯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朝鲜加深与莫斯科经济和潜在军事关系的关键节点。
朝鲜将受损的驱逐舰转移至罗津港,引发了外界对俄罗斯可能参与修复工作的猜测。分析人士认为,俄罗斯在船舶维修和建造领域经验丰富,且罗津港靠近俄罗斯便于技术力量和物资调配,降低了修复难度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