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为何要购买土耳其五代机 技术与地缘的双重考量。2025年6月12日,在印尼首都雅加达的防务展上,印尼政府与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签署了一项意向协议,计划采购48架土耳其自研的第五代战斗机“可汗”,总金额高达100亿美元,合同周期长达10年。这一消息震惊了全球军事观察家,不仅让法国达索公司的“阵风”战机陷入被动,也让中国歼-10CE的潜在订单蒙上阴影。
印尼的这一决策并非一时冲动,背后涉及地缘政治博弈、技术产业布局以及对防务自主权的追求。尽管外界质疑土耳其的“可汗”五代机为“打肿脸充胖子”,但对印尼来说,这是一张高风险高回报的战略牌。
目前,印尼空军装备堪称“万国牌”,包括美制F-16、俄制苏-27/30、法制“阵风”、韩制TA-50等。这种多国混装模式虽然短期内满足了多元化作战需求,但也带来了后勤维护成本高企、训练体系混乱和技术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以F-16为例,其升级计划因美国出口管制屡屡受阻,导致印尼空军现代化进程停滞。
在印太地区,五代机已成为大国博弈的标配。美国F-35在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的密集部署,中国的歼-20、歼-35在南海的常态化巡航,以及俄罗斯苏-57在东南亚的推销,都在向印尼传递一个信号:谁拥有五代机,谁就掌握空战代差优势。
根据协议,印尼将在2031年后参与“可汗”的总装线建设,并设立复合材料加工中心。这对印尼而言,是一次难得的技术套利机会,通过参与五代机产业链快速积累航空制造经验,甚至为未来的自主研制埋下伏笔。
土耳其的“可汗”五代机项目始于2016年,初衷是为了摆脱对美制F-16的依赖,并在国际军火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然而,土耳其军工基础并不扎实,既没有成熟的航空发动机技术,也没有完整的隐身材料体系。“可汗”更像是“万国拼凑体”,雷达来自以色列,飞控软件来自英国,航电系统来自本土企业ASEL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