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何立峰副总理出访的消息传来的同一天晚上,商务部发言人也围绕中重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答记者问。中方打“稀土牌”的策略是什么?“稀土牌”为何能撬动大国竞争的“博弈进程”?
一位芯片产业的朋友曾感慨,没想到中国这张“稀土牌”的威力如此之大。关键在于不仅要拥有“王牌”,还要打好“王牌”,把握好时机、火候和效果。
2024年4月26日,国务院通过《稀土管理条例》,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当时美国总统大选还未分出胜负。2025年4月4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正好是特朗普发起关税战的两天之后。
稀土资源被定义为“军民两用”,对其实施出口管制符合国际通行做法。这一定义为管制措施提供了灵活空间,合规的采购申请将获批准。然而,如果是用于军事工业用途的稀土物项采购,很可能会在中国这里碰壁。
从效果上看,“稀土牌”如何发挥作用?先进制造业广泛依赖稀土资源及其衍生品。例如,特斯拉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永磁电机需要稀土钕铁硼作为永磁体;美国海军“阿利伯克”FlightIII型导弹驱逐舰装备的宙斯盾系统的核心子系统SPY-6型相控阵雷达使用了氮化镓材料。这些例子只是美国先进制造业对中国稀土资源强烈依赖的缩影。
中国打出“稀土牌”,不仅影响了美国汽车行业,还波及到军事领域。其他国家如日本、韩国和欧洲制造业强国也感到压力。这种压迫感,是常人难以理解的。中国打好“稀土牌”,确实实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