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刚上任,就面临人工智能等技术经费支持的巨大课题。他在竞选期间誓言要开启人工智能100万亿韩元时代,并提出要在该领域跃升为世界前三强。6月6日,李在明改组总统幕僚团队,新设经济增长首席秘书、AI首席秘书等多个职位,再次凸显其对AI的重视。然而,结合韩国国内相关人才储备和研发预算等实际情况,不少韩媒质疑具体措施是否能兑现承诺。
韩国总统秘书室室长姜勋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统室将作为统筹未来战略的指挥塔,更加明确地确立以AI为中心的国家政策方向。他强调,此次改组是重新定义国家增长动力、在全球AI竞争中确保韩国主导权的转折点。不过,备受关注的AI首席秘书人选当天并未公布,总统室表示将在不久后公布后续人事安排。
培育AI产业是李在明的重要承诺之一。他在竞选期间表示,将建设AI数据中心,打造“人工智能高速公路”,支持大语言模型及轻量化模型研发,培育国家级AI企业,推进公私合作投资,构建高质量AI训练数据集群等。他还承诺推进“全民人工智能”项目,旨在确保所有国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人工智能服务。
然而,当前的刺激举措尚不能迅速提振市场参与度。原计划投资2.5万亿韩元建设的国家级AI计算中心项目近期遭遇首轮招标流标,投标截止日期已延至6月13日,以期吸引更多企业参与。调查发现,韩国企业对新政策存在三个方面的担忧: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失衡、中小型企业参与度不足以及韩国在国际技术领域话语权相对薄弱。此外,由于美国提供数倍薪资,韩国AI人才持续外流,政府正考虑通过特殊待遇政策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回流。
高丽大学技术经营研究生院教授李成烨指出,虽然提出了“100万亿韩元投资”等宏大计划,但目前仍缺乏具体执行方案。人才培育需要长期投入,当务之急是明确海外人才引进路径,以及如何开发区别于现有韩国企业的世界级大语言模型。(责任编辑:于浩淙 zx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