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白宫发出谈判“最后通牒” 特朗普设14天期限

2025-06-06 09:29:27 来源:止善一日三餐版

白宫发出谈判“最后通牒” 特朗普设14天期限!2025年6月1日,全球政治局势因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博弈再度紧张。继5月19日特朗普与普京长达两小时的电话会谈后,白宫于5月20日正式向俄方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普京在14天内就乌克兰问题作出实质性回应,否则将面临新一轮制裁。

这一强硬姿态标志着特朗普政府对俄政策的重大转向,也暴露了其国内政治压力与战略焦虑的双重困境。这场危机的导火索始于5月中旬的伊斯坦布尔会谈。5月16日,俄乌代表团在土耳其重启直接谈判,虽就战俘交换达成共识,但未能触及停火核心议题。特朗普随即于5月19日与普京通话,要求俄方在一周内提交和平协议备忘录。

然而,俄方在5月22日公布的备忘录中仍坚持“去军事化”目标,未涉及领土让步,彻底激怒了白宫。特朗普的“14天期限”并非临时起意。自2025年1月重返白宫以来,他多次试图通过“交易型外交”结束俄乌冲突,包括推动乌克兰放弃部分主权以换取停火。然而,俄罗斯不仅未停止军事行动,反而在5月下旬加大对顿巴斯地区的攻势,迫使特朗普不得不调整策略。他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罕见表态:“我们已失去耐心,两周内必须看到俄方诚意。”克里姆林宫对此反应冷淡。

5月23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方愿在“平等基础上”继续对话,但拒绝接受外部施压。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俄罗斯于5月25日宣布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直接回应美方威胁。这种“以强硬对强硬”的策略,让特朗普的“最后通牒”陷入尴尬境地。

特朗普的焦虑源于多重困境。一方面,联邦法院已裁定其关税政策“越权”,若不能在6月中旬前达成协议,现有关税体系可能崩塌;另一方面,中国对钨、碲等战略矿产的出口管制,直接冲击美国军工供应链——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稀土库存仅能维持5个月。这种“内忧外患”迫使特朗普试图通过炒作“对俄强硬”转移国内矛盾。

(责任编辑)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