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战已沦为笑话 稀土之争凸显美方困境!当特朗普与财长贝森特指责中国“违反日内瓦共识”,并宣称中方“卡住”稀土出口时,华盛顿试图再次掀起对华贸易战的意图明显。中方的回应坚定——商务部迅速驳斥美方无理指责,呼吁美方相向而行,既表明了原则立场,也为可能的对话留有余地。
然而,一天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记者追问“白宫称中美本周通话”时,回答“没有可提供的信息”,瞬间冷却了美方单方面营造的对话气氛。美国政客新闻网敏锐捕捉到这一信号:中国无意在稀土问题上轻易让步。特朗普的激烈言辞恰恰暴露其焦虑——中国对稀土出口的管制已切实刺痛了美国产业神经。
今年5月,美国多家汽车制造商与零部件供应商联名致信白宫,发出警告:若无法促使中国解除稀土出口限制,美国汽车业短期内将面临减产甚至停工危机。这并非危言耸听。中国占据全球稀土精炼产能近90%,其材料广泛应用于高性能电机、传感器等关键部件。全球每年约20万吨高性能稀土材料中,90%由中国供应。美国短期内根本无法建立独立于中国的完整稀土产业链。
部分汽车厂商提出,将未完成组装的半成品运往中国,在中国完成含稀土部件的安装后,再返美进行总装。此方案虽将大幅增加运输和时间成本,但在产业界看来,这是避免生产线彻底停摆的最小代价。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核心目标是推动“产业回流美国”,重振本土制造业。讽刺的是,在关税压力下,美国企业却不得不将部分生产环节逆向转移至中国。路透社指出,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已引发美国商政两界的巨大震动,官员们焦头烂额寻求替代方案,以避免制造业陷入停滞。
特朗普政府行动的自相矛盾在压力下暴露无遗:他一面急切渴望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缓解产业困境,另一面又不断虚张声势加码对华施压。当中国真正亮出稀土这张王牌时,美方发现自己手中并无对等有效的反制筹码。过去两个月的交锋已清晰证明:中国对美式施压策略的免疫已成定局,未来更不会屈服。
美国在对华经济博弈中渐显牌尽之态。从禁止中国新能源车在美销售、切断高端AI芯片供应、到刁难中国留学生签证,美方能打的遏华牌几乎出尽,后续手段只剩下继续加征关税这类边际效益递减的老路。
中国紧握的稀土王牌,在全球绿色转型与高端制造浪潮中战略价值日益凸显。中方对此有着清醒认知:不会轻易松动这张王牌。商务部强调敦促美方相向而行,点明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重建互信,遵守共识。特朗普政府屡屡在达成协议后旋即背弃(如单方面升级芯片出口限制),信用透支才是症结所在。
这场围绕稀土的博弈,本质是中美产业竞争力与供应链韧性的深层较量。当美国汽车巨头们被迫考虑绕道中国求生时,已宣告了其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脆弱性,更凸显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难以撼动的主导地位。中国对稀土出口的审慎管理,既是对核心资源的保护,更是维护公平国际贸易秩序的必要手段。
特朗普政府的反复施压与自相矛盾,反而印证了其面对中国战略定力时的无措。当关税武器撞上稀土盾牌,美方产业先于中方感受到切肤之痛。未来棋局中,中国将继续以实力为基,以定力为锚——手握关键筹码,静观美方能否真正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与行动。贸易战的喧嚣终将过去,而产业链的不可替代性,才是决定长期博弈胜负的无声砝码。
在这场博弈中,中国已清晰阐明立场:不惧战,但更重理。稀土之争的结局,终将取决于谁能真正尊重市场规律,谁能切实维护全球产业链的稳定与互信。(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