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将和中方电话通话?专家解读 谈判僵局下的美方急切!美国财长贝森特向媒体透露中美贸易谈判陷入停滞,技术官员在政治障碍前难以推进,必须靠最高领导人直接对话才能破局。与此同时,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指责中国“完全违反协议”,随后又表示愿意和中方谈谈。这种软硬兼施的做法让全球金融圈感到担忧。
另一方面,中美贸易谈判的僵局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风险——美国国债高达36.2万亿美元,6月单月到期债务达6.5万亿美元,占全年到期量的70%。美联储高利率导致2025财年利息支出预计暴涨至9520亿美元,比去年增加8%。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降为AA1,警告财政失控风险加剧。高盛报告预测,若美债收益率突破6%,可能触发类似2008年的市场崩盘。
这场危机的根源在于特朗普政府自己埋下的雷。5月12日中美达成“90天关税休战”后,贝森特曾吹嘘取得实质性进展,但很快被现实打脸。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的全球关税违法,要求立即撤销;欧盟拒绝配合美国组建“对华关税同盟”,企业因诉讼拖延平均损失12%营收,跨国纠纷调解需求暴增40%。中国商务部明确表示,美方单边关税损人不利己,保护主义没有出路。
面对美方的压力,中国采取了冷静应对。首先加速外储多元化,中国美债持仓降至7650亿美元,黄金储备连增6个月,非美元资产占比突破40%。其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跨境人民币结算占比首次超越美元,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已覆盖东盟十国及中东六国。最后建立区域合作,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完成,中印尼本币结算扩至全交易领域,东盟成为去美元化的主战场。
特朗普政府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美债洪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内恐吓,司法部全面收紧中国留学生签证;对外甩锅,贸易代表格里尔诬蔑中方执行缓慢;金融豪赌,放风称美联储9月前降息概率低于40%。然而这些措施并未奏效,中国央行加速推进CIPS跨境支付系统,处理人民币业务同比猛增43%;东盟国家集体用脚投票,马来西亚对华人民币结算增27%,柬埔寨贸易人民币占比达48%。
特朗普为何边骂边求通话?答案藏在三组数字里:90天关税休战窗口即将到期,若谈崩,报复性关税将重创美国消费者;9520亿美债利息压垮财政,中国若不接盘,违约风险飙升;特朗普支持率跌破红线,急需“对华胜利”挽救选情。北京深谙博弈之道,当美债收益率冲破5%时,那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东方智慧显得尤为锋利。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