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就达尔文港问题接受中澳媒体采访时表示,10年前,中国岚桥集团与北领地政府签署的达尔文港租约是通过公开竞标程序获得的,完全符合澳大利亚法律规定和市场规则。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在今年澳大利亚大选期间,工党和联盟党都宣称要从中国企业手中收回达尔文港经营权。澳总理阿尔巴尼斯称,政府近几个月来一直在制订处理该港口的计划,并已通过潜在买家进行了非正式谈判。
肖千强调,过去10年里,岚桥集团在维护和建设达尔文港基础设施、优化运营管理、拓展客户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帮助港口扭亏为盈,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认为,在港口亏损时将其租出去,在盈利时又收回,这在道义上是欠妥的。
澳大利亚于2020年通过《对外关系法》,赋予联邦政府基于国家安全考虑否决州政府、领地政府及大学等机构与外国签订协议的权力。肖千表示,希望澳方能客观看待达尔文港项目,认真履行合同承诺,尊重企业自主决策。
岚桥集团澳大利亚非执行董事特里·奥康纳表示,作为港口所有者,他们无意出售港口,也没有进行过任何相关谈判。奥康纳补充说,他们是一家商业机构,签订了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在未来90年左右的时间里运营港口设施。因此,任何谈判都必须考虑到这一点,而且他们在任何层面上都没有与政府就终止或改变现有合同安排进行过接触。
今年3月,澳议会议员高斯林称他与一些有兴趣购买港口租约的“机构投资者”进行了交谈,但北领地政府指责高斯林制造了“大规模的不确定性”,并在港口问题上捅了“政治马蜂窝”。
针对达尔文港的安全风险,奥康纳表示,每年都会进行安全检查,对进港船只也会进行检查,过去10年从未出现过实际风险或担忧。澳中友协北领地分会会长李树勤表示,收回达尔文港将损害投资者信心和北领地经济,敦促政府重新考虑。她认为达尔文港并不存在明显的国家安全风险。
一名北领地华人表示,联邦政府的竞选承诺是“旧有的偏执”。另一名华人则认为,所有国际投资者都应该得到平等和公平对待。
专家认为,澳大利亚在达尔文港问题上面临外部压力,因为达尔文港附近有美国的军事基地。但实际上,无论是莫里森政府还是阿尔巴尼斯政府时期对港口进行的安全评估都没有问题,而且对澳大利亚经济有益。
另一名专家表示,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对达尔文港的投资推动了澳大利亚经济,基于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需要正确、理性地看待,而不应从意识形态差异上去看。
肖千大使表示,中澳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应相互信任,互利合作符合共同利益。希望澳联邦政府和北领地政府能为中国企业在澳生存发展营造一个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责任编辑:张小花 TT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