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在此时采取行动,美伊谈判恐怕也会因此彻底破裂。在美方看来,尽管对伊朗强硬立场未变,但此时卷入战争,将打乱对华、对俄等全球战略布局。因此,美国未必真愿为以色列的单方面军事冒险买单。
从目前迹象分析,以色列采取某种小规模试探性打击的可能性相对较高。例如,利用夜间或假期时段突袭,选择性轰炸一至两个目标设施,如伊斯法罕、纳坦兹或福尔多核中心,突袭成功后迅速撤离并控制消息传播,确保冲突不扩大。结合外交施压与舆论战,迫使伊朗让步,终止铀浓缩活动。
一旦这种“定点清除”战略有效且伊朗未大规模报复,则以色列达成了既定目的:打破谈判,延迟伊朗核进程,又避免全面战争。但若伊朗不退反进,则局势将失控——中东战火再起,美国很可能被迫介入,美军在中东的军事基地、航母打击群恐一并成为伊朗的打击目标。
当前,以色列处于战略焦虑之中:不满伊核谈判进展,又无法接受未来一个“可能会拥有核武器”的伊朗。美国虽是以色列最大靠山,却也在台前推行“以谈促稳”的中东策略。是否动手,既取决于伊朗的回应,也取决于美国是否最终妥协。一旦美伊达成一项以色列“无法接受”的协议,内塔尼亚胡政府很可能会选择孤注一掷。(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