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歼-20垂直起降型“一眼假” 网络热议背后的真相。近日,一张声称“垂直起降歼-20首飞”的照片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尽管很快被证实是游戏CG后期拼接,但引发了关于“歼-20是否存在垂直起降版本”的讨论。这种讨论并非毫无依据。早在2022年,国内相关单位就公开申请了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设计专利,2024年初海军研究院也在权威期刊发表了有关升力系统研究的论文,显示该领域已有实质技术储备。那么,中国真的有必要研发一款垂直起降版战斗机吗?
网上流传的照片实际上是用游戏画面PS而来。目前没有官方信息表明歼-20将开发垂直起降(VTOL)版本,但以其为基础进行中型垂直起降战斗机设计是可以理解的演绎。在中航工业的专利中,该机采用了串联式双发动机布局,前置主发动机分流至两翼提供升力,后置发动机带有90°偏转的矢量喷管,配合背部升力风扇形成完整的垂直起飞推进系统。其进气道采用与歼-20类似的DSI设计,整体轮廓呈中型隐身战斗机风格,具备一定家族特征。
技术上,这种结构类似于F-35B的升力风扇+主发动机矢量喷口组合,最大难点在于高推重比涡扇发动机与轻量化机体的匹配,以及高温高压条件下喷口材料的耐久度。中国已有霹雳发动机平台与矢量推力喷管工程样机成功试验的基础,具备启动相关工程化验证的可能性。
为什么需要垂直起降战斗机?很多人会问:既然中国已经有了“福建舰”这样的大型电磁弹射航母,甚至未来还有更先进的核动力航母,为何还要研发一款“技术打折版”的VTOL机型?原因在于航空母舰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适用即合理”。目前中国海军已服役3艘075型两栖攻击舰,未来或将服役配备电磁弹射器的076型两栖攻击舰。由于舰体长度、甲板空间限制,它们无法搭载常规弹射型固定翼战斗机,只能部署直升机和无人机,防空和对地打击能力存在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