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与以色列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据报道,白宫已暂停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直接沟通渠道,这一举动被视为两国关系裂痕加深的重要信号。
同时,有传闻称美国政府可能调整其中东政策,包括讨论承认巴勒斯坦国家地位的可能性。如果这一传闻成真,将对持续紧张的巴以局势产生深远影响。多方消息显示,白宫近期作出的两项决定直接影响了美以传统盟友关系:一是单方面中断与以色列总理办公室的高层对话机制;二是与也门胡塞武装达成临时停火协议时,未事先通报也未邀请以色列参与谈判。
5月22日,白宫发言人表示未来数周将有重要政策宣布,虽然未明确说明内容,但多家国际媒体分析认为可能涉及对巴勒斯坦问题的立场转变。挪威、西班牙和爱尔兰三国在5月28日同步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后,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随即发布声明,强调承认巴勒斯坦国必须通过直接谈判达成,但未排除未来政策转变的可能性。
从历史角度看,美国对巴勒斯坦问题的立场确实存在调整空间。目前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已有143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家地位,包括欧盟27国中的10个。过去四十年间,美国政府虽多次表示支持“两国方案”,却始终未迈出正式承认的关键一步,其政策核心始终与以色列立场保持一致。这种政策惯性正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压力:国际社会要求公正解决巴以冲突的呼声高涨,而美国国内进步派选民对政府偏袒以色列的批评也在增加。
中东地区的军事动态进一步加剧了局势复杂性。美国与伊朗在阿曼进行的秘密谈判被以色列情报部门证实,尽管美方声称会谈仅限于核问题,但以色列安全官员表达了对潜在协议可能削弱对伊制裁的担忧。此外,美军中央司令部证实已从加沙沿岸撤出临时码头设施,这项耗资3.2亿美元的基建项目实际运行不足两周,其仓促撤离被解读为美方调整冲突介入程度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