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于5月13日开始访问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此次访问前,美方释放出的信号多与“生意”和“大单”相关。分析人士认为,经济利益是特朗普此行的主要考量。
美国媒体注意到,特朗普的行程不包括美国在中东的传统盟友以色列。这表明特朗普的地区政策与以色列存在分歧。
特朗普计划于13日至16日访问这三个国家,期间将讨论投资和经贸合作等议题,并预计将宣布多项协议。据法新社报道,这些协议可能涉及防务、航空、能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此外,有媒体报道称,美国将与沙特签署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的军售大单。卡塔尔也正在与美国波音公司商谈,可能敲定购买约100架客机的订单。
自1月就任以来,特朗普政府一直试图在中东地区为美国“拉投资”,海湾国家被视为重要来源。今年1月,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表示,沙特计划今后4年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特朗普随后希望投资额扩大到1万亿美元。然而,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即使签下巨额协议,实际落实情况仍存疑。例如,特朗普2017年访问沙特时宣布达成的3500亿美元协议至今尚未兑现。
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没有被列入特朗普的中东之行。白宫称,此次访问是“历史性地重返中东”。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特朗普希望在加沙停火和被扣押人员获释方面取得进展,但以色列倾向于扩大在加沙的战事。知情人士透露,如果在加沙问题上没有结果,特朗普就不会前往以色列。
除了政策上的分歧,以色列前外交官阿隆·平卡斯认为,与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相比,内塔尼亚胡“没有特朗普想要和需要”的东西。而沙特等国家已承诺将大手笔投资美国,并且可能大规模采购美国武器。美国近几周的一系列举动已经让以色列忧心忡忡。特朗普推动与伊朗就其核计划进行谈判,不排除允许伊朗保留民用核能力的可能性;美国还与也门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但并未阻止胡塞武装继续袭击以色列。
11日,特朗普政府绕过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达成协议,促成被扣押在加沙地带的最后一名美国公民艾丹·亚历山大获释。亚历山大拥有美以双重国籍。巴以冲突斡旋方卡塔尔和埃及称赞哈马斯的决定“令人鼓舞”。以色列方面则强调,未来任何谈判都“将在炮火中推进”。(责任编辑:张小花 TT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