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巴基斯坦空军运用歼-10CE战机配合霹雳-15导弹,在实战中击败了印度的法国阵风战机,这一事件引起了外界广泛讨论。最新情报显示,一枚相对完整的霹雳-15导弹残骸落入印度军方手中,美国随即提出共享要求,意图通过逆向工程破解中国尖端军事技术。
有人担心这可能导致关键技术外流,但需明确的是,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并非单一武器,而是整合尖端技术的空中体系化作战。印度败给的不仅是巴基斯坦手中的歼-10CE,更是其背后一整套中国军工打造的体系化作战能力。
巴基斯坦装备的霹雳-15出口型导弹射程约145公里,而印度阵风战机配备的“流星”导弹有效射程为100公里。尽管存在差距,但这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真正关键的是大数据整合平台、通讯技术、卫星导航系统、同步传输技术和数据链技术。这些体系若能被印度掌握,其空军也不会是现在的状态。霹雳-15配套的主动相控阵雷达与预警机、地面雷达及载机数据链构建的立体网络,形成了独特的“A射B导”协同打击模式。
在那次战斗中,地面雷达和卫星提前发现目标,预警机即时追踪,歼-10CE按下发射按钮后,导弹依靠体系引导进行中段飞行,末段20公里启动自主雷达锁定,使印度战机的电子对抗系统完全丧失反制时机,最终被击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