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神十九返回地球要经过哪些步骤 经历高温烤验与生死变速

2025-04-30 16:23:57 来源:浅奇百怪谈

神十九返回地球要经过哪些步骤 经历高温烤验与生死变速!在太空飘了半年的航天员回到地球的第一件事,居然是坐着轮椅被抬走。6个月没感受过重力的身体,连站立5秒都成了奢望。他们从400公里高空回家的路上,要经历上千度高温烤验、5分钟失联惊魂,最后还得靠1200平米“巨型蒲公英”救命。

4月29日凌晨3点,天宫空间站里正上演中国航天史上最特殊的“交房仪式”。神舟十九号指令长蔡旭哲把空间站钥匙郑重交给神舟二十号乘组,这把钥匙其实是个特制U盘,储存着空间站6个月来的所有运行数据。两批航天员在失重环境下完成30项设备状态确认,光是对接舱门就检查了3遍密封圈。最费劲的是搬送88种科学实验样品,包括在太空培育的“光晶格量子材料”,这玩意儿在地球上根本造不出来。

早上8点整,神舟十九号开始玩“太空漂移”。飞船要和空间站脱离时,必须把速度差控制在0.2米/秒以内,相当于人类走路速度的四分之一。错过这个窗口,就得再等3天才能返航。当返回舱启动发动机刹车的瞬间,航天员会感觉像被200斤壮汉压住胸口。这个持续3分钟的制动,能让飞船从时速28000公里骤降到7800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到上海只用1分半钟变成8分钟。

中午12:18,返回舱变成火球冲进大气层。舱外温度飙到2000℃,比火山岩浆还烫500度。这时候的防热涂层会像洋葱般层层剥落,每剥掉1毫米就能带走5000度高温。最要命的是黑障区,在距地面80-35公里高空,返回舱被等离子体包裹,所有信号中断。地面指挥中心全员屏息,全靠3天前输入的计算机制导程序自动驾驶。

12:23,距地面10公里,直径30米的引导伞“砰”地弹出。这个开伞动作要分四步走:先弹出减速伞把速度从200米/秒降到80米/秒,再让1200平米主伞展开,这面积足够盖住3个篮球场。主伞布满20个拳头大的透气孔,专门用来防撕裂。要是遇到极端天气,备用降落伞能在0.3秒内接管,这套系统经受过零下100℃到零上150℃的极限测试。

离地1米时,藏在返回舱底的4台反推发动机突然点火。这0.3秒的喷射会产生3吨推力,把落地冲击力从10个G降到3个G,相当于从3楼跳下变成跳沙发。搜救队直升机早在20公里外就锁定了信号。他们带着特制担架狂奔,因为航天员此时的心跳可能突然跌到40次/分钟,血压低到会眼前发黑。

当舱门打开时,蔡旭哲的笑容藏不住疲惫。他的腰椎在失重状态下被拉长了3厘米,突然回到地球重力,就像头顶突然压了50斤大米。地面医生立即递上太空高能压缩食品:1块巧克力大小的能量块,能顶3碗米饭的热量。这些用冻干技术制作的“太空饼干”,现在某宝上同款已卖断货。

在医学隔离病房里,航天员要重新学习走路。他们的骨密度流失相当于老年人20年的量,前三天连洗澡都只能坐在防滑椅上,水温必须严格控制在38℃。最痛苦的检查是“立位耐力测试”:被绑在倾斜床上模拟站立,90后航天员宋令东第一次尝试时,不到2分钟就眼前发黑。这套恢复训练要持续半年,比在太空工作还累。

很少有人知道,返回舱角落里有套折叠式厕所。这个用记忆合金打造的装置,能在30秒内展开成密闭空间。航天员穿着成人纸尿裤只是备用方案,真实情况他们更愿意用这个“太空马桶”。而王浩泽女航天员的舱内座椅是特制的,靠背填充了50个微型传感器,能实时监测骨盆压力。这些数据将改进下一代飞船设计,未来普通人坐航天器可能比坐飞机还舒服。

东风着陆场的米-171直升机上装着移动ICU设备,连CT机都能吊运。搜救队员手持的红外探测仪,能在2公里外发现返回舱余温,这技术后来被用在森林防火监控中。最绝的是返回舱自带的“太空香水”,这种特殊缓释香料,能让搜救犬在10公里外就闻到味道。这种香料配方来自航天食品实验室,据说闻起来像薰衣草混着薄荷。

返回舱里最珍贵的不是航天员,而是13个铅封的银色盒子。里面装着在太空合成的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这种物质在地球上只能存在0.0001秒,现在被特殊磁场装置保存着。还有6管太空血栓样本震惊了医学界。科学家发现失重环境下,人类血液会产生神秘结晶,这可能解开地球人心脑血管疾病的秘密。(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