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特朗普不行,还是美国不行? 制度缺陷引发深思!最近特朗普在关税战上再次引发关注,他突然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245%降至65%,并暗示可能恢复全面最惠国待遇。这种政策变化如果发生在其他国家,如日本、英国或法国,可能会引起社会广泛谴责。然而在美国,除了加州州长表示不满并计划绕过联邦政府与他国协商关税外,其他各界对特朗普的行为多为讽刺。
深入观察这一现象,可以发现这实际上反映了美国制度的一个重大缺陷。美国两党轮流执政的体制源于欧洲,但与欧洲国家相比,美国的政治体制在处理类似问题时显示出明显不同。以英国为例,英国首相虽然任期五年,但在任期内会面临弹劾风险。历史上多位英国首相因经济衰退、政策争议或党内压力被迫辞职。相比之下,美国总统四年的任期几乎不可动摇,自建国以来仅有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丑闻主动辞职提前下台。
美国对总统权力的信任度很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总统组织政府时享有极大自由度,例如特朗普任命亲信进入白宫;二是总统拥有刑事豁免权,调查和弹劾程序复杂且难以成功;三是总统行政有充分自由度,无需向公众解释或征得同意。这种高度宽容甚至纵容的总统制度,导致特朗普在关税战中的反复无常行为显得尤为突出。
美国人之所以确定这样的总统制度,是因为他们过于自信。他们认为美国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一直向上,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因此没有必要调整现有制度。然而,这种高调态度忽视了制度中的缺陷。特朗普的执政放大了美国体制中极度推崇自由主义的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两党轮流执政的本质已变为各大财团和既得利益者的代言人上台执政。美国政党组织松散,政党对其党员约束力极弱,使得非专业背景的人也能当选总统。这种经济操纵政治的现象,长远来看将使普通美国人失去发声机会。
其次,特朗普的极端化政治操作加剧了美国社会的政治极化。两党对立日益严重,许多社会问题被激化,政府停摆、暴力事件频发等问题逐渐显现。
最后,特朗普的国际关系定位也对盟友产生影响。他在关税大战中的做法迫使各国直接表态,抛弃了传统的外交调和手段,这对欧洲等盟国造成不小伤害。一旦这种做法成为常态,美国的盟国们可能会重新考虑其立场。
特朗普的政策变化不仅在国内引发争议,也在国际舞台上造成了深远影响。(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