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在香港参加了一场由香港美国商会主办的研讨会。他在发言中批评了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误判,并呼吁美方应与中国保持开放沟通渠道。坎贝尔认为,当前特朗普政府在对华政策上缺乏明确统一的框架,内部强硬派与主张建设性合作的人之间存在分歧。他警告称,疏忽和误判可能引发军事或贸易上的紧张局势升级,而没有适当的沟通渠道来调解摩擦。
坎贝尔提到,在特朗普政府之前,美国在一系列问题上拥有共识,包括军事政策、对中国的看法以及全球行为方式。他批评特朗普政府内部存在“一系列危险的预设判断”。他还强调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参与者,未来几十年都将如此,拥有庞大的军事实力和在发明及机器人技术方面的大量投资。
坎贝尔认为中美关系中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和高层外交非常重要。他建议在美国建立一种“政治共识”,认可开放积极的经济外交,并告诫不要采取保护主义措施。此次访问是坎贝尔自今年1月离开美国国务院后的首次海外行程,他现在担任亚洲集团董事长。
近期,坎贝尔还在美国媒体上发表文章,强调美国不应低估中国实力,并呼吁拉拢盟友对抗中国挑战。他指出,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已从悲观转向过度自信,这可能危险地低估了一个世纪以来唯一GDP超过美国70%的竞争对手。文章还提到,中国在制造能力、技术领域和军事力量方面都超越了美国,虽然面临挑战,但并不足以成为战略劣势。
《纽约时报》也关注到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误判,特别是在贸易战中的表现。报道指出,特朗普一度气焰嚣张,但最终发现现代供应链世界比预期复杂得多,关税能否产生预期效果也未可知。一些官员私下承认未能准确预测中方反应,原本以为中国会是首批请求关税豁免的国家之一。
4月24日下午,外交部举行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关于中美谈判的消息是否属实。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这些消息都是假的。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这场关税战是由美方发起的,中方态度一贯明确:如果要打,奉陪到底;如果要谈,大门敞开,对话必须平等、尊重、互惠。(责任编辑:张小花 TT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