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媒体普遍关注中美之间再度升温的关税博弈。英国广播公司(BBC)与《纽约时报》等多家美英主流媒体于4月23日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发动新一轮对华贸易关税攻势后,似乎开始表现出退缩迹象,有媒体甚至直言其多次“眨眼”,令这场原本被设想为强硬施压的“经济战”逐渐陷入胶着。
在这场被媒体比喻为“胆小鬼游戏”的关税较量中,特朗普政府原本试图通过施加高达145%的惩罚性关税,逼迫中方低头,重回谈判桌。但现实远比计划复杂。《纽约时报》在当天的文章中披露,特朗普曾意气风发地声称,要借此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迫使跨国企业将生产线迁回美国。然而,随着美股连续震荡、大型零售商如沃尔玛纷纷预警商品价格将大幅上涨且货架告急,特朗普政府不得不面对现实:这个策略可能不仅伤不到中国,反而首先重创美国自身。
据报道,在收到来自华尔街和各大企业的反馈后,特朗普一度扬言要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以表达不满,却在市场剧烈反应后悄然收回这一威胁。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随即出面“灭火”,公开表示正在寻求避免中美贸易进一步升级的方案。种种迹象表明,特朗普政府似乎在悄然为其高调开打的“关税战”寻找退路。
《纽约时报》援引多位美国政府内部人士的说法称,白宫原本设想中国会在遭遇高关税打击后主动求和,甚至可能是第一个请求豁免的国家。但中方却并未如特朗普所料“打电话”求谈判,反而选择冷静观望,在美方不断试探极限的过程中默默加强自身应对能力。
康奈尔大学经济史学家尼古拉斯·穆尔德指出,相较于2017年首次爆发的关税争端,中国这次的准备更加充分。“中国并没有慌乱,”他说,“他们多年来就开始为可能爆发的全面贸易战做筹备,如今不仅心理承受力更强,在经济结构、供应链独立性等方面也取得了关键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