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华人特工136部队。
编者的话:上一期的史海回眸版,我们回顾了2万华人以商船海员身份,在大西洋战场为物资供应献力的事迹。在二战东南亚战场,还有一支包含诸多华人的特殊队伍——“136部队”。他们是盟军的精英特遣队,以自身的文化及肤色优势深入东南亚战场,在敌后收集情报,组织抗日游击,痛击日本侵略者。
华裔队员接受训练。
136部队成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迅速侵占东南亚大片土地,这些区域中很多是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新战场的开辟令同盟国应接不暇,为争取战争主动权,英国急于组织一支特殊部队深入敌后。招募加拿大华人据加拿大华裔军事博物馆记载,英国特别行动处(SOE)二战早期在欧洲战场安插了不少特工,破坏了纳粹德国的很多军事设施,捣毁了其多条补给线,英国试图将这一模式复刻到东南亚。然而,在亚洲搞敌后渗透的难度远高于欧洲——除了区域较大、地形复杂外,最棘手的问题是肤色问题,毕竟英国之前培训的特工多为白人,这样的相貌在亚洲过于突出,更不用说被殖民的东南亚人对白人怀有天然的敌意,很难开展工作。这样的背景下,原本在加拿大备受排挤的华人群体受到了招募者的重视。据了解,该群体多为19世纪赴加铁路华工的后代。受当时排外文化影响,他们中很多人即便出生在加拿大也是“二等公民”,无法入籍或从事特定职业,他们谋求改变命运的意愿格外强烈。他们的优势在这次招募中被看到——不仅能说英语,大多数还会说广东话,在东南亚地区能联系“老乡”。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日军的侵华暴行无比愤慨,各方面条件都非常适合密派。于是,SOE陆续招募了大约150名加拿大华人,让他们加入了该机构驻远东地区的分支——“136部队”。除华人外,该部队还招募了一些亚洲当地人,如缅甸人等。“被抓到必须服毒”有别于常规军事单位,136部队的任务范畴既包括谍报活动,也涉及特种作战,应征入伍的成员要接受长达数月的严格训练,不仅要适应丛林行军、学会野外生存,还要学习像跟踪、暗杀、爆破、跳伞、负重潜泳等技能。有些成员还要专门学习操作无线电台收集情报,甚至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