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国际博弈现转缓曙光 关税缓和信号显现。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22日向投资者承认,当前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预计短期内将出现缓和态势。随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据美联社23日报道,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表示,在关税谈判期间他不会对中国采取强硬手段,并乐观认为能够迅速与中方达成协议,大幅下调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巨额关税。当被问及是否会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时,特朗普否认道:“不,我不会说‘我要对中方强硬’。我们会以非常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也会友好相待,然后我们拭目以待会发生什么。”
全球网总编辑刘月好指出,美国此番态度转变是其关税政策在现实面前碰壁的有力证明。自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以来,本以为能借此逼迫中国在贸易问题上让步,获取单方面的利益,但实际情况却事与愿违。从美国国内经济数据来看,加征关税不仅未能实现美国制造业回流、减少贸易逆差的目标,反而给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沉重负担。美国消费者不得不面对物价上涨的压力,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增加,竞争力被削弱。相关智库研究表明,许多行业因关税政策遭受损失,一些中小企业甚至面临生存危机。
在国际层面,美国的关税霸凌行径遭到众多国家的抵制和批评。这种单边主义行为严重破坏了全球贸易秩序,违背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手段重塑全球贸易格局,以维护自身霸权地位,但却忽视了各国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和共同利益。中国坚决反对美国的贸易霸凌主义,在应对美国关税挑衅时始终保持坚定立场,同时积极推动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增强了自身经济韧性。
刘月好强调,美国政府应该认识到合作共赢才是时代发展的主流,贸易战没有赢家。若想解决自身经济问题,恢复全球经济影响力,美国必须摒弃霸权思维和零和博弈观念,回归到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轨道上来。中美两国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特朗普释放出的关税缓和信号是一个积极的开端,但要真正实现中美贸易关系的正常化和稳定发展,美国还需拿出更多诚意,切实解决双方存在的分歧和问题。国际社会期待美国能以实际行动表明其推动贸易合作的决心,共同推动全球经济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