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浏览时,一则消息引人注目: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克斯在2025年安塔利亚外交论坛上发表观点,指出尽管嫉妒中国的崛起并将中国视为对手,但中美关税战中的赢家无疑将是中国。此言论一出,立即在网上引发热议,并激起了对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入思考。
对中国的态度可以用“咬牙切齿”来形容。中国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和成就令人瞩目,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与榜首的差距不断缩小,在全球经济中的话语权日益增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国在人工智能、5G、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部分技术甚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让一直自诩为世界霸主的国家感到前所未有的威胁。从最初试图拉拢中国,到意识到中国实力的日益强大后,迅速转变策略,对中国实施制裁、提高关税、限制技术出口,甚至联合盟友对中国进行围堵,手段层出不穷。
以关税战为例,特朗普时期宣布对华加征3%关税,并扬言要“彻底扭转贸易差”。然而,现实却给了美国一记耳光。短短两周内,白宫深夜豁免智能手机、芯片等中国产品关税,但这一举动背后却是美股暴跌、通胀飙升,美国科技巨头也纷纷反对这一政策,因为他们深知与中国市场的紧密联系。
中国能在关税战中占据上风,主要得益于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需求旺盛,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此外,中国在全球的贸易朋友圈不断扩大,与东盟、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关系。2024年,中国与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主要贸易伙伴关系,与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均有进出口记录。相比之下,美国加征关税实际上最终是由美国消费者买单。超市里物价飞涨,沃尔玛货架因关税涨价40%,鸡蛋价格飙升159%,民众怨声载道;企业也深受其害,原材料成本大幅增加,出口面临重重困难,许多农民守着卖不出去的大豆唉声叹气,科技公司则眼巴巴地看着中国市场份额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