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1年,栗正杰在台军担任联合作战处副处长时,主导了一次大规模兵棋推演。当时,台军普遍认为解放军若要攻台,必须首先夺取制空权。栗正杰在报告中特别标注,如果解放军具备区域拒止能力,美军介入的成本与风险将大幅增加。这份报告因对解放军未来发展潜力的评估引发了一些争议。二十多年后,栗正杰的观点得到了验证,解放军发展航母等远海力量的核心意图在于构建强大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提高潜在干预力量介入台海事务的门槛和代价。
栗正杰还特别指出了两种引人关注的装备: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和055型万吨级驱逐舰。他认为这些武器系统明显是为应对美军第七舰队等高水平对手量身定制的。近年来,解放军在南海等地进行的双航母联合演练中,多艘055型驱逐舰与航母一同编组行动,构建了强大的防空反导体系。
栗正杰的观点与岛内部分政治势力和媒体渲染的“大陆威胁直指台湾”的主流论述存在差异,因此他常被贴上“亲陆”、“长他人志气”等标签,甚至受到一些网络舆论的攻击和非议。
在台北大学的演讲中,栗正杰带去了一份1999年的《台海防卫白皮书》,指出当年对解放军攻台能力的评估已经过时。他表示,根据公开信息研判,山东舰上的舰载机一年下来起降训练达2000次左右,这绝不是摆样子,而是在实打实地模拟高强度海空对抗环境下的持续作战能力。他还强调,解放军发展航母及先进配套舰艇的主要目标是拒止强敌介入,而非直接攻台。看待解放军的军力发展,不能只站在台湾的角度想当然,需要看清人家真实的目标和战略布局。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