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备受关注。有消息称,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向其他国家施压,要求他们限制与中国的贸易。然而,特朗普本人表示不愿意继续提高对华关税,甚至暗示可能愿意降低这些关税。
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的高级经济顾问正在考虑要求来谈判的贸易代表对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国家征收所谓的二级关税。墨西哥官员预计美国会要求他们提高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数十个国家正在与美国谈判寻求关税减免,作为交换,美国希望这些国家不要再购买中国商品,采取措施限制中国的制造业实力,以防止中国找到绕开关税的途径。
此举相当于特朗普团队试图利用贸易伙伴来包围中国,向北京施压,迫使中国改变经济政策。目前尚不清楚这一战略是否会奏效,但一些外国官员在与美国进行初步谈判后,对达成关税协议的可能性表示怀疑。
当地时间16日,美国与日本就关税问题开启了谈判。尽管两国都表达出善意,但几乎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未来的谈判“不会轻松”,“日美两国的立场仍然存在分歧”。
参与了美日关税谈判的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似乎非常乐观。他希望美国与像日本这样的贸易伙伴接触,向他们施压,要求他们限制对华贸易。贝森特上周谈及一些美国传统盟国时表示,“他们是很好的军事盟友,但不是完美的经济盟友”,如果能就关税达成协议,“我们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与中国接触”。
对于对华贸易战的最终目标,特朗普团队意见不一。特朗普17日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谈及对华关税时称,到了一定程度,他不希望关税上涨,因为人们可能不再购买相关商品。他表示可能会降低关税,因为他希望人们能够继续购买。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4月10日表示,中方绝不接受美国对中国滥施关税的霸凌行径,施压、威胁和讹诈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如果美方置两国和国际社会的利益于不顾,执意打关税战、贸易战,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彭博社分析指出,特朗普“包围中国”的计划要想成功,需要获得欧洲和亚洲国家的支持,但这些国家一直不愿大幅减少与中国的贸易。而特朗普对朋友和对手同时加征关税的决定,也导致一些外国政府不再将美国视为可靠的盟友。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教授、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认为,美国试图与其他国家达成孤立中国的协议不太可能成功,因为特朗普已经完全丧失了信誉。除非让其他国家的政府相信美国会遵守协议,才可能达成协议,而特朗普撕毁了所有现存的贸易协定,每隔几天就对自己的关税做出疯狂修改,已经摧毁了美国在这方面的信誉。
事实证明,其他国家听从特朗普政府的指示,不仅不会换来美国免征关税的承诺,反而可能会伤及自身。例如,加拿大为了讨好美国,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钢铁和铝加征高额关税,还宣布将采取措施加强美加边境安全,但最后特朗普还是对加拿大征收了关税。
韩国媒体也指出,美国以高关税为筹码,试图限制中国企业对第三国的投资,这种做法在国际上尚属罕见,可能侵犯他国的经济主权。尤其对韩国而言,这一战略可能带来更严重的两难局面。中国去年超过美国,成为韩国第一大出口市场,是极其重要的贸易伙伴。如果要限制这些经贸联系,韩国企业将首当其冲。
克鲁格曼认为,欧盟也没有参与美国对华贸易战的理由,因为这将摧毁欧盟自己的供应链。对于欧盟来说,一旦加入美国对付中国,就会吃力不讨好:除了自己的供应链受损外,还可能会发现美国将枪口指向自己,再次对欧盟征收惩罚性关税。
知情人士透露,欧盟本周在与美国的谈判中,没有就解决贸易分歧取得太大的进展,因为特朗普的顾问给人的印象是,对欧盟征收的关税大部分不会取消。上周特朗普关税引发全球经济混乱时,贝森特对欧盟发出警告称,不要转向中国,他还点名西班牙,称靠近中国“无异于自割咽喉”。西班牙经济、贸易和企业部部长卡洛斯·库尔波驳斥了贝森特的警告,称欧洲与世界所有主要大国保持关系至关重要。他15日在与贝森特会晤后告诉记者,中国必须成为欧盟的“战略伙伴”。
美国盟友们的当务之急是保护本国经济免受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影响。过去几年,他们以为会与美国保持密切的经贸联系,但时代已经变了。现在,当电话响起时,电话很可能来自中国。(责任编辑:张小花 TT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