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近期通过加征关税试图促使制造业回流,但这一计划受到多方质疑。经济专家和制造商普遍认为,让制造业回流美国不仅面临多重障碍,而且即使企业在美国扩大生产,也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美国EVCO公司副总裁巴茨表示,由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公司在海外的部分生产和销售受到影响,但即使算上关税,也很难将生产转移到美国。新建一家工厂需要耗资1200万至1500万美元,还需一年时间完成建设,再加上设备认证还需要额外一年时间。巴茨强调,将生产随意转移的想法非常幼稚。
普雷维洛自行车(Prevelo Bikes)CEO瑞本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在柬埔寨设厂生产高档儿童自行车,担心关税的影响,但也表示不可能花几十万美元在美国建一个装配厂。此外,将零部件生产转移到美国的成本极高,几乎不可行。
尽管一些跨国公司如现代、本田和苹果表示将在美国设立工厂或增加生产,但大多数在海外设厂的制造商不太可能因关税政策而将其生产转回美国。主要原因是美国供应链不完整,重建成本高昂。据英特尔估计,建造半导体制造工厂需要3到4年的时间,而调查显示,建立新的美国国内供应链的成本至少是当前成本的两倍或更多。
政策的不稳定性也是企业不愿在美国进行长期投资的原因之一。密歇根大学教授沃尔弗斯指出,未来关税的变化可能使投资变得不划算。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莫斯利则警告说,即使一些公司宣布了在美设厂的计划,这些计划在实施时也可能缩水。例如,富士康曾宣布投资100亿美元在威斯康星州设立工厂,但最终投资被缩减到6.72亿美元,招聘人数也远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