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到底有多荒谬 经济霸凌与政治操弄

2025-04-15 17:02:10 来源:中部豺狼

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到底有多荒谬。近日,美国宣布对部分中国产品加征高达104%的关税,涉及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钢铁、铝等关键领域。这一极端措施不仅违背国际贸易规则,更是美国经济霸权主义的体现,暴露出其遏制中国发展、转嫁国内矛盾的意图。此举将加剧全球供应链动荡,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并进一步破坏中美经贸关系。

美国此次加征关税完全无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多边贸易规则,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WTO明确规定,成员国不得随意提高关税,除非经过争端解决机制授权。然而,美国长期滥用“国家安全”和“不公平竞争”等借口对中国产品加税,甚至此前已被WTO裁定其关税政策违规。美国的行为不仅违反国际法,还破坏了自己参与建立的全球贸易体系。

讽刺的是,美国自身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和《芯片与科学法案》向本国企业提供巨额补贴,却反过来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和“政府补贴”,完全是双重标准。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凭借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赢得市场竞争力,而美国无法在公平竞争中取胜,便诉诸贸易霸凌手段,充分暴露其虚伪与无能。

美国此次针对的电动汽车、光伏、锂电池等产业,正是中国在全球具备领先优势的高科技领域。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60%以上,光伏组件产量占世界80%,锂电池市场份额超过70%。美国之所以恐慌,是因为中国在绿色能源和先进制造业的崛起动摇了其在传统工业和高科技领域的垄断地位。加征关税并非出于经济逻辑,而是政治打压。历史证明,贸易保护主义无法阻挡技术进步。上世纪80年代,美国曾通过《广场协议》打压日本汽车和半导体产业,但最终并未阻止日本企业的创新步伐。如今,美国再次故技重施,只会加速中国自主创新,进一步减少对美依赖。

美国加征关税的最终成本必将转嫁给本国企业和消费者。以电动汽车为例,中国制造的电动车性价比极高,若被征收100%关税,美国市场电动车价格将暴涨,导致绿色转型受阻。美国气候政策本就步履维艰,如今又自断供应链,只会让欧洲、日韩车企渔翁得利。此外,中国光伏产品是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支撑。美国若限制进口,其太阳能电站建设成本将飙升,拖累可再生能源发展。更荒谬的是,美国钢铁业早已衰落,即便对中国钢铝加税,也无法让本土产能复苏,只会推高汽车、机械等下游行业成本,加剧通胀。拜登政府此举本质上是为选举政治服务。面对国内经济困境和选民对产业空心化的不满,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对华强硬”来转移矛盾。但这种短视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损害的是美国自身的竞争力和全球信誉。

面对美国的贸易霸凌,中国绝不会坐以待毙。可能的反制措施包括:对等加征关税,针对美国农产品、汽车、飞机等关键出口产品;限制关键原材料出口,如稀土、石墨、太阳能级多晶硅等;加速“去美元化”,推动更多国际贸易以人民币结算;加强自主创新,进一步减少对美国技术和市场的依赖,发展本土产业链。更重要的是,中国将继续扩大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欧盟、东盟、拉美和非洲市场仍对中国产品开放,RCEP和“一带一路”倡议将帮助中国企业开拓新空间。美国的封锁反而可能加快全球贸易格局的重构。

美国加征104%关税是经济霸凌、政治操弄和战略焦虑的混合产物。这种做法违背市场规律,破坏全球供应链,最终只会让美国自身陷入更严重的经济困境。历史已经证明,贸易保护主义从未成功挽救过任何一个国家的衰落,反而会加速其孤立。中国将继续坚持开放合作,但也绝不会屈服于胁迫。面对美国的无理打压,中国有足够的市场韧性、技术潜力和反制手段来应对挑战。(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