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稀土,就没有下一代美军空优?
从目前技术水平来看,想要在不依赖稀土的前提下制造出F-47所需的全套核心系统,几乎不可能。稀土不仅体现在电子器件中,更渗透于整机结构复合材料的性能优化当中。雷达、通信、光学传感器、推进系统——几乎所有决定现代战机作战能力的核心模块,都离不开稀土材料的支撑。
美军若想完全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面临的不仅是成本高昂的问题,更有产业链完整性和技术成熟度的挑战。一旦无法实现大批量稳定供货,即便F-47原型机在试验中表现优异,也难以真正推向部队列装,成为改变空中战力格局的核心装备。
中国如何把握主动权?时间越久越有利
对于中方来说,当前的战略窗口期可谓极其关键。在双方都未率先宣布六代战机列装的背景下,限制稀土出口成为中国可以精准打击美军战略项目的“杠杆”。这种“卡脖子”战术,不需要大张旗鼓,也无需宣战布告,只需维持技术封锁与出口审查的常态化,就足以让F-47这种高依赖型项目一拖再拖。
时间的拖延,对中方无疑更为有利。越晚进入量产阶段,美国在未来空中优势方面的战略预期越容易落空。而一旦中方抢先完成六代机部署,那么在空战博弈中就将占据主动地位。
美方的“技术自救”之路:代价几何?
当然,作为全球军事工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并非毫无还手之力。F-47计划的推进并不会就此搁浅,华盛顿方面很可能会在未来几年中斥巨资投建稀土产业链,以图重夺材料战略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