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大V:为防乌闪击布良斯克俄率先发难

2025-04-14 10:50:34 来源:头条

据俄罗斯军事观察网报道,4月12日,俄军在切尔尼戈夫州边境地区展开了新一轮突击,目标锁定雅茹罗夫卡一带乌军集结点,摧毁了两处前沿小据点,并击溃了乌军一支由数十人组成的小型突击分队。此举被认为是为了阻止乌克兰军队对俄罗斯布良斯克州展开类似此前“突袭库尔斯克”的快速打击。

在俄乌边境局势不断升温的背景下,切尔尼戈夫成为俄军新的重点方向并不意外。此前,乌军曾成功短暂突入俄本土库尔斯克地区,随后又从苏梅州方向攻进别尔哥罗德州。这些动作让莫斯科高度警觉,而与布良斯克州相邻、拥有长达183公里边界线的切尔尼戈夫州,自然也被俄方视作必须严密防守的高风险区域。

大V:为防乌闪击布良斯克俄率先发难

回顾近期俄方反应,在乌军攻入库尔斯克之后,俄罗斯迅速设立了专责防御的三个战区集群——库尔斯克、别尔哥罗德与布良斯克。前两大集群已进入战斗状态,正在与乌军正面交火,布良斯克集群亦处于戒备状态。考虑到乌军一贯的“信息烟雾战术”,比如在攻入苏梅州前持续释放“俄军将进攻”的假消息,如今又开始渲染“俄军即将攻打切尔尼戈夫”的言论,俄军显然不愿坐以待毙,选择先发制人,对乌方在切尔尼戈夫的边境军事集结进行精准打击。

从战术延伸到战略层面,克里姆林宫此前就已明确指示,要求在俄乌边境建立一道“安全缓冲区”,目的有三:一是防止乌军再次越境突袭俄本土;二是降低乌方炮兵对边境地区的威胁;三是压制乌军利用复杂地形实施低空无人机袭扰的能力。因为俄乌边境地形特殊,水网密布、林地纵横,给防空系统造成不小压力。

目前,俄军在库尔斯克与别尔哥罗德州边境一线,已经将战火推进至乌方境内的苏梅州与哈尔科夫州,初步打出了缓冲地带。接下来布良斯克州方向若能复制这一战果,不仅可构筑完整防线,更可从整体上削弱乌军多点突袭的能力。

此外,切尔尼戈夫的地理与历史意义,也赋予其重要的战略价值。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不仅交通便利,且地理位置极其敏感,距乌克兰首都基辅直线距离仅128公里。早在1941年,纳粹德军正是突破切尔尼戈夫后完成对基辅的合围战。2022年战争初期,俄军的“基辅攻势”北线主力也正是从切尔尼戈夫方向推进,但被乌军第1坦克旅等部队依托森林和水网地形构建的纵深防御迟滞一个多月,为基辅保卫战争取了宝贵时间。

大V:为防乌闪击布良斯克俄率先发难

虽然俄军随后从基辅北撤,但切尔尼戈夫始终是乌北防线的中坚要地,至今仍部署着大量地雷阵与守军,几乎可以视作乌克兰北部的“盾牌”。

综合各方面信息可以看出,俄军此番突袭切尔尼戈夫边境地区,绝非一时兴起,而是出于深谋远虑的战略布局。从战术意义上看,能打击乌军潜在突袭点,遏制其对布良斯克的渗透威胁;从战略层面分析,则可通过设立缓冲区、牵制敌军兵力、掌控交通枢纽,进一步稳定俄本土安全边界。

更重要的是,这一系列“拉长战线、点面结合”的作战思路,正是新任俄罗斯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所强调的“主动分散敌军火力、稳步推进蚕食式战争”的战法体现。通过不断扩大接触线,俄军得以压迫乌军不断调动兵力应对各个方向的压力,在战略上掌握主动。

可以预见,若切尔尼戈夫战线持续升温,其背后的不仅仅是局部攻防之争,更是俄乌冲突进入“边境纵深战略再造”阶段的风向标。当这座历史上的“北方锁钥”再次被卷入激战,其牵动的,或许是整场战争的又一次重心转移。(责任编辑张佳鑫)

(责任编辑张佳鑫)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