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打断了美国的“高科技脊梁”,还在“供应链争夺战”中卡住了关键一步。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更是具备全链条自主能力的工厂宇宙。2024年9月,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报告: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总产值连续13年世界第一,占全球比重超过28%。这不是简单的组装,而是从最底层的资源提取、初加工、零件制造、系统集成,到最终整机出厂,全链独立操作。
2025年2月,国产大飞机C919正式商业化运行,订单突破千架,出口至多个国家;同月,“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出口巴基斯坦项目启动并网发电;再往前推一点,2024年华为发布6G概念芯片,功耗比5G降低45%,信号传输速率提升12倍,震惊国际通信圈。这些高端技术的背后,是数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千万产业工人、全球领先的物流体系和国家级技术研发平台共同托起的。
更重要的是,中国还有一个“内生循环”的市场环境——14亿人口、4亿中产、电商渗透率全球第一、人均消费能力逐年提升。这意味着,中国不仅能造,还能买,还能养得起自己的产业生态圈。不是靠外需苟活,而是靠自己壮大。美国老说要转移供应链,但哪个国家能同时具备中国这样的人才密度、制造能力、基础设施、技术体系和市场容量?
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制造链”已不再是简单的工厂集中地,而是一套完备、强韧、高效的工业宇宙。你可以把某个环节搬出去,但你搬不走整个体系。你可以想自造芯片,但你很难补齐每一颗螺丝钉。说白了——中国不是一个“可替代选项”,而是产业文明的基础构建者。特朗普以为,靠几张关税牌就能打垮中国?真没想到,中国手里不止有牌,还有整副牌桌。(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