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专家:高额关税让苹果沃尔玛最焦心 消费者抢购潮凸显焦虑(2)

    2025-04-12 08:57:28 来源:三农政策一点通

    为应对关税冲击,苹果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动用5架包机将中国和印度制造的iPhone紧急运往美国,清空现有库存以延迟涨价;加速向越南、印度转移生产线,但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劳动力熟练度远不及中国,短期内产能提升有限;通过游说政府争取豁免,同时要求供应商降价以分担成本——后者可能引发供应链企业的反噬。然而,这些措施仅是权宜之计。分析师指出,若美国坚持高关税政策,苹果或被迫在美国本土建厂,但这一过程需4-5年,且成本高昂。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全球电子产业链的“去中国化”将推高整体生产成本,最终由消费者买单。

    眼前的抢购潮或许能短暂提振苹果第三财季业绩,但其代价可能远超预期:消费者提前换机将导致后续季度销量疲软;若iPhone价格长期高企,部分用户可能转向安卓阵营;不仅是iPhone,美国超市的中国制造家电、日用品同样遭抢购,暴露出关税政策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广泛冲击。更深层的矛盾在于,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关税保护本土产业,却直接伤害了本国消费者利益。正如《华尔街日报》评论:“这是一场没有敌人的战争,美国人的钱包成了最大的牺牲品。”

    苹果的抢购潮绝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化与保护主义碰撞的缩影。当政治决策与商业逻辑冲突时,企业不得不“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被动”,消费者则在不确定性中陷入非理性决策。未来,若关税政策持续,科技行业或将迎来更剧烈的震荡:要么通过技术创新消化成本,要么彻底重构全球供应链——无论哪种路径,阵痛都不可避免。对于普通消费者,唯一确定的是:那个“高性价比全球化”的时代,或许正在落幕。

    (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