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在联合国记者会上,中国记者徐德智举起手机,向全球媒体展示了美国副总统万斯称中国人为“乡巴佬”的侮辱视频,以及特朗普用粗俗语言攻击他国的片段。联合国发言人试图制止:“我看过了,不需要再放!”但徐德智追问:“如果秘书长在场,会对这些言论说什么?”发言人支支吾吾:“秘书长一贯使用尊重的语言……”场面陷入死寂。
这场仅3分钟的“灵魂拷问”迅速点燃了全球舆论。YouTube播放量破2亿,推特话题#PeasantGate冲上热搜第一。有外媒评论:“中国记者用一部手机,撕碎了美国‘文明灯塔’的遮羞布。”
万斯在视频中轻蔑宣称:“美国向中国乡巴佬借钱,再买他们制造的产品。”这种逻辑连美国网友都看不下去:“2025年了,副总统还在用19世纪的词汇!”
事实上,中国持有美债规模已从2018年的1.1万亿美元降至2025年的4800亿,而美国企业每天在华赚走15亿美元。中国新能源汽车横扫全球市场,特斯拉上海工厂每30秒下线一辆车,硅谷惊呼“技术霸权终结”。全球最先进量子计算机、最深海底探测器、最大射电望远镜等科技成就表明,“乡巴佬”的科技树早已点满。
某些美国政客的认知还停留在“中国=廉价劳动力+山寨货”的旧脚本里,殊不知中国已站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潮头。用“乡巴佬”骂人,这分明是21世纪最大的黑色幽默。
面对万斯的语言霸凌,中国外交部和民间展现了有力的反击。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直言“无知又无礼”,短短六个字定性美方“文明失格”。微博话题阅读量破10亿,网友神回复:“说我们是乡巴佬?您家5G网速还没我们村快!”东盟秘书长公开表态“任何国家无权定义他国文明等级”,欧盟27国商会联名谴责“美方言论破坏多边主义”。
徐德智的“手机拷问”并非偶然,这是中国用70年厚积薄发换来的外交底气。当美国政客沉迷于嘴炮攻击时,中国早已掌握“降维打击”的密码:用高铁里程、航天成就、数字基建等硬核数据,把“中国威胁论”变成“中国震撼论”。
这场风波暴露了一个残酷现实:西方主导的“文明叙事”正在崩塌。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5年内翻倍,从5G协议到动力电池规格,全球产业链正在“中国化”。当美国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落选时,中国正推动《全球人工智能伦理框架》落地。TikTok上#ChinesePeasants话题下,百万条视频展示中国新农村的智能温室、无人机播种,海外网友惊叹:“这‘乡巴佬’的生活,我们羡慕不来!”
万斯的“乡巴佬”侮辱,恰恰暴露了美国精英阶层的战略焦虑——他们害怕的是中国用最先进的科技、最包容的文明、最务实的方案,重新定义什么是“现代”,什么是“文明”。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19世纪,英国贵族嘲笑美国人是“暴发户”;20世纪,欧洲贵族讽刺美国是“文化荒漠”。如今,美国政客又把“乡巴佬”的帽子扣向中国,却忘了所有文明霸权终将被更先进的文明取代。
徐德智的3分钟提问不仅让联合国发言人语塞,更向世界宣告:今日中国,早已不需要用“抗议”自证清白。每一公里高铁、每一辆智能汽车、每一项科技标准,都是对偏见最响亮的耳光。(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