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众抢购中国商品。美国计划在北美时间4月9日执行对等关税,这一政策让美国人和美国企业感受到了紧迫性。他们意识到,最终为关税买单的是自己。据报道,苹果公司正紧急包机,争取在这两三天内尽可能多地将iPhone从中国运往美国。
美国消费者正在抢购中国生产的电视、冰箱、衣服、工具等日常用品。面对商品热销,一些美国商家已大幅涨价。例如,一款中国制造的工具售价从89美元提高至129美元,涨幅达45%。美国商家敢于涨价是因为一旦关税实施,这些商品的价格可能会更高,商家趁机大赚一笔。
按照当前方案,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至少会增加34%的对等关税,再加上20%的关税,总税率可能达到54%,甚至更高。这对在中国大量生产iPhone的苹果公司来说是个巨大打击。苹果大约有超过七成的iPhone都是在中国生产的,此外Mac、iPad等产品也有很大比例在中国制造。这意味着这些商品进入美国市场时需要缴纳高额关税。
2024年苹果的净利润率为24%,即使舍弃所有利润也无法填补这笔关税。未来苹果的产品在美国的售价必然会大幅上涨。为了尽可能节省关税,苹果已包机多架,将在中国生产的iPhone、iPad、Mac等产品赶在执行关税前运入美国。
除了苹果,其他美国品牌企业如戴尔、惠普等也在加紧将他们的产品从亚洲运回美国。许多硬件产品乃至芯片都在亚洲生产,美国本土的制造成本过高,企业难以承受。特朗普总统曾试图推动富士康在美国设厂,并给予巨额补贴,但最终该工厂成为一片荒地。苹果也曾尝试在美国生产iPad,但发现连螺丝钉的配套厂商都难以找到,更不用说高昂的成本了。
苹果这样的高利润率企业尚且无法承担美国的高额制造成本,更别说利润率低得多的PC、电视机等商品。当关税即将执行时,美国商家纷纷涨价,美国人也终于意识到,原来关税的负担最终落在了他们自己身上,而不是亚洲的制造业企业。亚洲制造业利润本来就低,根本无法承担高额关税。或许此时,他们终于清醒了。(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