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晋斌曾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书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主要成员。他认为,“对等关税”政策试图强行调整美国经济的内外循环路径,改变现有的内外循环方式,重新平衡美国实体经济(制造业)和美元货币体系,这涉及全球产供链和美元货币体系运行方式的改变,可能引发一场世纪大博弈,对全球经济构成重大风险。
“对等关税”被视作一场世纪大博弈的原因有三。首先,该政策是在美国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时签署的。其次,它几乎不区分地缘政治盟友关系,直接将美国置于世界的对立面,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并对贸易顺差国征收更高的个性化关税。最后,其直接目的是降低美国货物贸易赤字,而大规模降低贸易赤字会冲击现有全球产供链,导致部分产供链被迫重构,甚至引发全球产供链的大规模调整。此外,美国大规模外部再平衡将减少以贸易逆差形式输出的美元,导致全球美元流动性收紧,影响现有美元货币体系的运行方式。
美国奉行“美国优先”,单方面做出近乎疯狂的改变,严重破坏了基于规则的全球多边经贸秩序,危害世界经济的平稳运行。美国认为,巨额贸易赤字危及国家安全,全世界都在占美国便宜。从美国经济内外循环的方式和财务账单来看,如果美国人仅靠美元货币体系“过度特权”的“借鸡生蛋”模式,从全世界借钱还能获取投资正净收益,那么美国为何要改变?答案是:“过度特权”运行模式基本走到尽头,美国需要重新校准经济内外循环路径,再平衡实体经济和美元货币体系。
这种再平衡意味着美国不会放弃美元货币体系,但要降低“过度特权”带来的不可逆风险。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美国对外净头寸达到惊人的-26.2万亿美元,占同年GDP的比例高达近90%。次贷危机后,美国一方面推动制造业回流,另一方面贸易逆差却在扩大。原因可能是市场化的“人性”:如果能轻松消费到世界商品,何必辛苦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