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中国,要求在24小时内撤销对美国34%的关税,否则将自4月9日起加征50%额外关税。这一举动不仅暴露了美国单边霸凌的思维,还可能将全球经济推向对抗边缘。面对美方挑衅,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系统性策略应对。
中国外交部与商务部已明确表示,如果美国一意孤行,中国必将奉陪到底。这种强硬态度背后,是中国早已准备好的反制措施。首先,针对美国农业、能源等政治敏感领域加码关税,直接打击共和党的“红州”基本盘。例如,限制美国大豆和禽类产品输华,迫使特朗普面临国内农民和企业的强烈反弹。其次,通过稀土、镓、锗等战略矿产出口管制,重创美国半导体和军工产业链。此外,中国可以限制美资法律、咨询机构在华业务或暂停芬太尼原料合作,以回应美方无理指责。最后,国际上,欧盟、东盟以及墨西哥等国也宣布对美反制措施,形成对美霸权的“包围圈”。
中国的反制逻辑清晰:利用不对称优势迫使美国承受远超中方的代价。美国消费者对中国日用品的依赖度远高于中国对美中间产品的需求,加税将直接推高美国通胀,而中国内需市场足以缓冲出口冲击。
贸易战本质上是综合国力的较量,稳就业、保民生是中国的底线。当前策略聚焦于产业纾困与转型、消费提振与物价管控以及就业安全网建设。设立出口行业专项基金,支持受关税冲击的企业技术升级或转向内销市场;推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服务业和高端制造转型,新增就业岗位显著增加。同时,发放消费券、降低个税起征点,激活内需潜力;扩大粮食储备,确保粮油价格稳定。对受冲击严重地区实施定向就业补助,鼓励平台经济吸纳灵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