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为何能在股市暴跌中独善其身!近日,全球股市遭遇重创。自特朗普宣布“解放日”以来,美国股市因关税引发的经济衰退担忧已蒸发超过6万亿美元市值,创下2020年新冠疫情早期以来最严重的抛售潮。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和小盘股聚集的罗素2000指数均跌入熊市区间,较近期高点下跌超过20%。苹果、英伟达、Meta、特斯拉等科技巨头股价纷纷下挫。
在这场市场动荡中,巴菲特和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却表现得与众不同。今年第一季度,标普500指数下跌4.6%,而伯克希尔的股价却飙升了17.3%。这种优异表现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早前的战略调整。
巴菲特为何能在股市暴跌中独善其身 精准减持与现金为王
早在2024年,伯克希尔就进行了大规模的持仓结构调整。根据年报,2024年全年,巴菲特净卖出1340亿美元的股票,远超历史任何一年。同期,伯克希尔的现金储备飙升至3340亿美元,远高于其剩余的2720亿美元股票投资组合。这意味着在市场热衷于AI牛市和技术股时,巴菲特已经完成了激进的减仓操作。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苹果的减持。2023年末,苹果仍是伯克希尔持仓的重要部分,占据其股票组合近一半。但从2024年第一季度起,伯克希尔连续三个季度减持苹果股份,总体减仓超过三分之二。这一操作发生在苹果股价上涨途中,到2025年,苹果股价因中美科技脱钩、制造业断链等因素从高点下跌28%。如果巴菲特晚几个月减持,损失可能高达数百亿美元。
除了苹果,伯克希尔还大幅减持了美国银行和花旗银行。这两家银行在2025年初已经下跌约22%,反映了市场对信贷质量恶化和逆全球化背景下美元流动性收缩的担忧。巴菲特的退出时间点同样精准,基于金融监管趋紧、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以及科技对金融行业的冲击等因素。
与此同时,伯克希尔保留并重仓了一些非国际暴露型、强现金流、通胀受益型企业。例如,伯克希尔能源(BHE)提供稳定现金流且具有高资本门槛;BNSF铁路公司作为核心交通基础设施,不受出口限制;GEICO与再保险业务在高利率环境下获得巨大浮动利差收益。这些选择体现了从外向型、故事驱动型股票转向本土型、现金驱动型资产的结构性转变。
巴菲特的成功不在于运气,而在于认知节奏的超前性。他在市场最热的时候保持冷静,在估值最高的时候克制,在掌声最响的时候退出。如今,他手握3340亿美元现金,准备在下一轮衰退中成为“白马骑士”。他的成功是一种投资哲学的胜利,而非奇迹。(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