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中方随即表示将采取反制措施以维护自身权益。4月4日,中国一系列反制措施正式实施,包括对美国加征34%的关税,并从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此外,中国还在世贸组织就美国的“对等关税”措施提起诉讼。
商务部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对其出口两用物项,并决定将斯凯迪奥公司等11家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市场监管总局也依法对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立案调查。在这些反制措施中,中国还针对特定领域如医用CT球管、中重稀土行业以及美国禽肉企业进行了精准打击。商务部对进口医用CT球管发起产业竞争力调查,并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同时,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海关总署暂停了1家美国涉事企业的高粱输华资质,3家美国涉事企业的禽肉骨粉输华资质,并暂停2家美国涉事企业的禽肉产品输华。
随着中国强力反制措施的落地,业界普遍认为美国对华出口将受到显著影响,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的需求将会重构。国内一些产品的国产化进程也有望加速,特别是在那些自美进口绝对金额较大的行业中,国产化空间将进一步扩大。银河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在航空器和高端仪器等高科技产品方面,中国对美国进口依赖度较高或进口绝对金额较大,因此电气机械、高端仪器、航空器、农产品(如大豆、动植物油)、汽车、化工、塑料、药品等行业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该研报,中国对美进口商品依存度最高的是运输设备领域的航空器、航天器及其零件,依存度达到50%,而对美进口依存度超过20%的还包括动植物油、食饮烟酒、纸等。从金额维度来看,2024年自美进口商品中金额超过百亿美元的主要集中在矿产品、电气机械、仪器仪表、动植物油等方面。(责任编辑:张小花 TT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