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对美进口商品反制或短期提振农牧业 种植养殖链受益

2025-04-07 09:07:06 来源:新浪财经

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作为回应,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的关税。这些反制措施主要涉及饲料原料(如大豆、玉米)和猪肉等农产品。短期内,这些政策将直接推高相关农产品的进口成本,提高国内种植与养殖产业链的景气度;长期来看,则有望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增加相关产品的播种面积,从而增强国内农业的基础。

对美进口商品反制或短期提振农牧业

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主要农产品包括大豆、玉米、小麦、棉花、猪肉、牛肉、乳制品和水产品等。以大豆为例,2017年我国从美国进口了3285万吨大豆,占总进口量的34%。然而,自2018年以来,中国一直在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到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已降至约2200万吨,占总进口量的比例降至21%左右。

近年来,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并增加了菜籽粕、葵花籽粕等杂粕供应,导致豆粕消费增幅放缓。目前,我国大豆进口量保持在1亿吨左右,主要来自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等地。此外,我国自身的大豆产量连续三年维持在2000万吨以上,储备能力稳步增强,能够应对不进口美国大豆带来的冲击。

对于玉米,2024年我国进口量为1364万吨,其中巴西已成为最大的进口来源国,乌克兰紧随其后,而从美国进口的玉米量仅为207万吨,占比约15%。某饲料企业负责人表示,此次关税的加征使得美国大豆和玉米的进口完税成本显著高于巴西,这将迫使企业转向南美采购。短期内,这可能推高大豆和豆粕的价格。但从长远来看,这一举措可以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增加相关产品的播种面积,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维护粮食产业安全。

(责任编辑)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