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中国迅速而猛烈的反制措施感到震惊。中国宣布对全部美国商品征收对等关税,这一消息在4月4日北京时间下午6点发布,正好是美国东部时间凌晨6点。这意味着特朗普要么是在梦中被叫醒,要么刚醒来就收到了这个消息。
与上一轮中美贸易争端不同,这次中国提前6天公布了反制清单。中方显然判断,在4月10日新关税生效之前,特朗普政府不可能收回成命。因此,中国不仅提前宣布了对等反击,还附带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包括将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以及对部分美国企业进行反垄断立案调查。
这些系统性的反制措施展示了中国在这轮交锋中的丰富手段和充分准备,表明中国并非只是被动应对。同时,这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在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中的稳定角色,以及对待任何议题的认真态度。一旦中国决定反制,其行动将是严肃且有力的。
就在中国宣布反制措施后不久,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情绪激动地回应,称“中国最不应该这么做”。讽刺的是,两天前美国财长贝森特还在呼吁中国不要报复。然而,中国的反应明确显示,面对特朗普政府的挑衅,中国选择以牙还牙。
熟悉特朗普性格的人知道,他在社交媒体上的这种“破防”行为是他自我意识过剩和冲动决策的结果。自他执政以来,一直以关税政策作为“经济强权”的象征,并通过极限施压获取谈判筹码。此次中国宣布反制并附加一系列组合拳后,特朗普的情绪化回应暴露了他的心理防线脆弱性。
特朗普多次声称关税政策能让美国轻松获胜,但当中国精准反制打破他的预期时,他的公开表态显得极为情绪化。例如,他在一个月前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政策反复无常,导致美国汽车产业链成本上升,甚至引发国内企业的反弹。此次对华关税政策同样显示出缺乏系统性战略考量的特点,未充分评估中国反制措施的强度,也未预料到美国农业和制造业将受到连带伤害。
接下来,特朗普将意识到单边主义遭遇系统性反制的必然结果。他对中小国家和盟友的策略在中国面前失效,只会进一步暴露其“黔驴技穷”的本质。未来中美之间的博弈将更加复杂,短期内对抗可能升级,但长期来看双方仍有可能寻求战略平衡。美国将继续依靠关税和科技封锁等硬手段施压,而中国则通过产业链韧性、多边合作和精准反制构建软防御,以柔克刚。(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