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人情债(Utang na Loob)是菲律宾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欠“债”者不仅应适时偿还,更应对施予者心怀感激。中期选举临近之际,挺杜、挺马两股民意对立激烈,可以预见,菲政坛博弈乱局仍将继续。小马科斯背信弃义、过河拆桥,突破政治底线,其“新政治”并未引领各方团结协作,合力治国。
新经济:继往开来还是粉饰太平?
杜特尔特执政期间,通过重拳治理腐败、改善投资环境、大兴基建等措施,创造大量工作岗位,带动经济增长,深得民心,杜特尔特成为菲历史上离任时支持率最高的总统。小马科斯是杜家族竞选盟友,也是后疫情时代菲首位总统,按常理说,他会“萧规曹随”延续经济刺激政策,带领国家踏上复苏轨道。
的确,小马科斯执政后,专注吸引外国投资,菲经济也短暂得益,在东盟国家中排名靠前,失业率、贫困率等向好发展。但深究之下可以发现,菲表面经济繁荣主要依靠篡改标准和粉饰数据维系。2024年8月,菲政府将贫困线修订为每人每天1.1美元,远低于世界银行建议的1.9美元。标准调整后,菲贫困率降至10.9%。
民众福祉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也是考验一个政府政绩的最重要标准。显然,小马科斯时期的经济增长数据缺乏参考价值。实际上,近两年菲社会有效就业不足,工资上涨迟缓,通货膨胀高企。其中,食品价格上涨幅度尤其突出,对普通民众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数据显示,菲当前有27.2%的家庭正忍受饥饿,接近新冠疫情期间峰值水平。
非官方民调数据显示,63%菲家庭自认为生活在贫困以下,创近21年新高。民众对小马科斯政府的满意度跌至不足两成,仅有约三成民众认为国家发展方向正确、经济仍有好转可能。在政局动荡加剧的当下,菲民生状况恐进一步恶化。可以说,小马科斯捏造数据,粉饰太平,以致民怨沸腾,其“新经济”并未立足民生实际,带领国家走向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