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德国联邦议会预算委员会决定,2025年将向乌克兰额外提供30亿欧元的军事援助,加上此前的承诺,总额已达到约70亿欧元。此外,从2026年到2029年,德国还将分阶段追加约83亿欧元援助预算,意在为长期武器供给合同提供保障。4月1日,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前往基辅,并宣布额外拨款1.3亿欧元,用于乌克兰人道救援和社会稳定项目。与此同时,瑞典也在同一天通过其国防大臣琼森宣布,推出自202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援助方案,总价值高达近16亿美元,重点支持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卫星通信和海军能力建设。
不仅有财政与军事援助,乌克兰还得到欧盟在经济稳定方面的实质支持。4月1日,乌克兰总理什梅加尔表示,欧盟委员会已依据“乌克兰贷款机制”向基辅政府发放新一轮35亿欧元的资金,用以维系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
不过,在当前战争或将停火的背景下,乌克兰所需的不仅是金钱,更是安全保障。泽连斯基此前曾向特朗普提出,希望美方提供军事安全担保,但遭到拒绝。欧洲则采用更具操作性的“变通方案”来回应乌方诉求。3月27日,27个欧洲国家的领导人与政府首脑齐聚巴黎,召开了支持乌克兰的“志愿者联盟峰会”,讨论战争停火后的安全部署,包括是否在乌克兰境内派驻军队。
法国总统马克龙会后明确表示,法国与英国正在牵头筹划一支战后保障部队,计划在乌克兰停火后进驻关键区域。他指出,这支部队并不会部署在与俄军对峙的一线阵地,也不应被误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维和部队”。按照他的说法,这种所谓的“保障部队”,实则是对俄罗斯的威慑力量,一旦俄方再次挑起战端,其存在将意味着欧洲国家不得不正式“入局”,将俄乌战争直接升级为俄欧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