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方的步步紧逼,伊朗并未软化立场。总统佩泽希齐扬强硬表态:“我们绝不会在威胁与制裁之下谈判。” 外交部长阿拉格齐也通过阿曼方面向美方递交了回信,明确提出三点条件:第一,美国必须首先全面取消制裁并停止军事威胁,否则不谈;第二,间接对话可以继续,但美方要先证明其言行可信;第三,伊朗始终坚持其核计划是和平用途,外界无权干预,更不接受施压。
为展示自身底气与反击能力,伊朗近期动作不断:不仅在波斯湾展开大规模军事演习,还公开展示地下导弹基地,并试射了射程覆盖以色列及美军区域的新型弹道导弹。同时,伊朗还与中国、俄罗斯联合举行海上反海盗军演,释放出对抗多边施压的信号。德黑兰街头随处可见的标语写道:“美国可以炸毁我们的城市,但摧毁不了伊朗的民族意志!”
第三回合:全球紧张,战争阴云再笼罩中东
美伊之间剑拔弩张,令整个国际社会深感忧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紧急呼吁双方克制,“只有对话才能避免灾难。” 欧盟多国官员私下表达对美国做法的不安:“现在是最需要降温的时候,而不是让局势升级。” 甚至一贯主张强硬的以色列,也开始对全面战争的风险感到忌惮——他们虽然希望伊朗受到遏制,但绝不愿卷入一场难以收场的区域战争。
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国目前实行的“极限施压”策略虽然声势浩大,但伊朗并非伊拉克,其具备强大的区域作战能力和错综复杂的导弹防御体系,一旦全面冲突爆发,美军极可能深陷泥潭,难以迅速取胜。而更大的危险在于,中东石油运输命脉一旦被中断,全球能源价格势必飙升,进而引发连锁经济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