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主张减少对传统盟友的财政援助,把重心放回美军硬实力投送和经济利益最大化上。与拜登政府的“联盟包围”思路不同,特朗普更倾向于打造“美国主导、盟国配合”的一对一安全依赖关系,菲律宾显然是他眼中容易施压、可控性较高的节点。
可以预见的是,美菲关系将呈现出“强安全绑定、经济利益优先”的特征。他可能不会热衷于在多边机制中搞“民主联盟”,而是通过军事援助、武器部署、基地扩建等手段,把菲律宾作为遏制中国的战略支点,同时用军事保护换取更多经济或外交让利。
而这恰恰是对菲律宾最危险的诱惑。如果马尼拉政府盲目配合美国的印太布局,将自身战略绑定于美国对华强硬政策之上,短期或许能获得军事装备和政治支持,但长期看,不仅可能陷入大国博弈的漩涡,更有可能失去与周边国家通过外交谈判化解矛盾的主动权,最终成为大国角力的牺牲品。
正因如此,专家提醒,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南亚国家应当保持足够警惕,审慎评估来自美国的各种“安全承诺”背后的真实意图。当前,中方正致力于与东盟国家共同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希望通过规则建设、务实对话来解决争议、增进互信。在这一过程中,菲律宾若能摒弃外部干扰,与周边国家一道坚持“亚洲事务亚洲人解决”的原则,才是保障自身安全与发展的长远之道。
从台湾问题到南海局势,从乌克兰战火到中东乱局,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在全球的战略布局更多是出于维护自身霸权地位的考量,而非真正为了地区国家的安全福祉。所谓的“共同防御条约”“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听起来光鲜,背后却藏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对菲律宾来说,是继续在大国之间平衡中谋求发展、保持战略自主,还是沦为美国对华博弈的“棋子”,这将是未来数年必须面对的关键选择。而对于中国而言,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既是对自身利益的捍卫,更是对整个地区发展的负责。在这一进程中,期待地区国家共同擦亮双眼,看清美国的真实面目,守住自身的核心利益与地区的长期和平。
(责任编辑:张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