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特朗普对美国教育部恨之入骨?原因很简单——这是民主党多年来经营最久、最深的一块铁票仓。从奥巴马执政时期起,民主党就有计划地将教育体系改造成自己的“宣传机器”。
最具代表性的政策之一,就是奥巴马政府推出的“厕所令”。该命令规定,所有接受联邦拨款的学校,必须允许学生根据“自我认定的性别”选择洗手间使用——换句话说,一个男生只要认为自己是女生,就能合法进入女厕所。这一政策的出台,意味着美国教育部正式开启“从娃娃抓起”的多元化运动,而所谓“多元化”最终变成了对LGBT议题的极度倾斜和无所不包。
民主党围绕性别、种族、性取向等议题展开系统性渗透。美国教育法FAAR明确要求中小学课程必须包含LGBT相关内容,这使得各种性别理论、变性观念迅速占领校园。
比如,在一些小学教材中,灰姑娘的“仙女教母”被改编为跨性别者;在《朱利安是美人鱼》这类指定阅读书中,小男孩被鼓励穿裙子,并尝试以女性身份生活。在加州某小学的公开活动中,七岁的学生被要求绘制彩虹旗、写信支持变性者。家长群体虽强烈反对,但法律支持学校的做法,投诉最终全被驳回。
到了拜登时期,这种趋势更是变本加厉。教育拨款大量倾斜给LGBT相关项目。公立学校心理老师必须接受“性别包容性”培训,否则无法继续获得政府资助。许多老师为了“政治正确”,佩戴彩虹徽章,随时向学生宣传LGBT理念,仿佛这才是教育的核心。
不仅如此,媒体、企业、就业体系也与之形成合力。成绩优异的学生被推荐到“政治正确”的机构实习,比如CNN、黑命贵基金会等,而特朗普长期被描绘成“法西斯”、“独裁者”,沦为全美学术界的“头号敌人”。